追和帛道猷一首
永懷山陰老,潄流味余津。
幽尋見蘭叢,蒼然出荊榛。
便欲即之語,忘其千歲人。
歸休正吾志,理順如析薪。
夜舂博飯吃,猶勝海南民。
永懷山陰老,潄流味余津。
幽尋見蘭叢,蒼然出荊榛。
便欲即之語,忘其千歲人。
歸休正吾志,理順如析薪。
夜舂博飯吃,猶勝海南民。
長久懷念山陰的老者,品味著他漱流的余韻。在幽深探尋中見到蘭叢,它蒼然挺立在荊榛之中。便想立刻與它交談,忘了它仿佛是千歲之人。歸鄉隱居正是我的志向,事理順暢如同劈柴一樣自然。夜里舂米換飯吃,這也勝過海南的百姓了。
永懷:長久懷念。
山陰老: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一位隱居山陰的老者。
潄流:指隱居者的生活方式,以泉水漱口,有超凡脫俗之意。
味余津:品味其留下的韻味。
幽尋:在幽深之處探尋。
荊榛:泛指叢生的灌木,這里指雜亂的環境。
歸休:指歸鄉隱居。
析薪:劈柴,比喻做事有條理。
夜舂:夜里舂米。
博飯吃:換取飯食。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現實有所不滿或渴望寧靜生活的狀態,通過追和前人之作,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鄉隱居的志向和對自然、高潔品質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和追求。
趙州行腳亦得,寒山散圣也奇。五葉莫嫌零落,五位已自支離。
君家一椽如牛屋,門外輪蹄宛相續。老儂自好歌鷓鴣,上客時能舞鴝鵒。床頭莫問明日米,盤中且辦今夜肉。我笑曹丘非長者,君言王湛真癡叔。丈夫有錢不解使,老向兒曹作駒犢。
說法豈無座,修行自有堂。聞鵝歌竹徑,知客扣禪房。雨歇天心寂,更深智燭光。華嚴新寫罷,襟袖惹馀香。
五華之山山上頭,俯視江東如浮漚。豈無四萬八千丈,亦有五城十二樓。翠蕖影落中天曉,玉柱光含大地秋。何日相從陪杖屨,西風林下一長謳。
天子云中狩,將軍久未還。律吹玄兔塞,旗繞白狼山。風火燒荒急,星辰過隊閑。燕支留馬首,蘇酪醉龍顏。清樂千門動,黃金萬鎰頒。雪深懷纊絮,月滿憶刀镮。牙鳥嚴宵仗,宮鴉捲曉班。奏回青瑣闥,捷報紫金關。膂力休明鎧,歡聲洽禁阛。功牌銀爍爚,賀障錦斑斕。日轉虞巡外,春流鎬宴間。戢戈行有頌,神武遍人寰。
白衣隱去碧巖空,塔廟巋然海嶠東。分化何殊遽如許,贈詩多寫以之中。青山綠水年年好,明月清風處處同。好住一方為庇蔭,不須追逐泗濱翁。嶺嶠經行萬屈盤,北歸今始到南安。滿山泉石有古意,十里松筠生晝寒。頗厭病身游夢境,欲將馀日付巖端。定光古佛今猶在,請問此光何處觀。
碧葉換華滋,黃云覆玉墀。影將寒意淡,色與秋光宜。長信容初斂,長門寵易衰。枝枝夕陽照,樹樹曉霞披。惟有炎洲桂,青青長若斯。
半兼禪律半耕樵,自昔攜筇不限橋?;罹涿繌目嗑康?,光陰多為懶磨消。白翻遠岫銜花去,黑起深潭怒雨飄。故我住山忘寵辱,一龕高臥傲神堯。
亂后修山墅,新豐易水南。邢州烽燧逼,王屋樹煙含。故老存袍澤,鄉風是織蠶。索居何落寞,村市有叢譚。
人間境物無非畫,筆下丹青卻是詩。流出胸中無盡藏,翰林詞筆是良師。
日長心事付棋枰,一局敲殘夕照明。悄立桐陰負雙手,閒中靜聽亂蟬聲。
日上園林宿霧消,海棠睡起正妖嬈。幽禽也是風流物,濃畫雙眉故斗嬌。
卻嫌暄暖甚,未臘已開殘。么鳳莫收去,留香過歲寒。
圓花一蒂卷,交葉半心開。影前光照耀,香里蝶徘徊。欣隨玉露點,不逐秋風催。
敬亭山水產賢英,在昔文章屬有聲。天上銓曹待成跡,幾年承祿教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