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邸舍中承敏覺二上人作記年刻舟之誚以詩贈
道人天姿心匠妙,漆瞳含秋看飛鳥。
氣和不減華林風,韻高勝卻霜巖曉。
心胸冰壺不隔塵,爭傳落筆如有神。
不畫凌煙大羽箭,來寫山林夢幻身。
清秀摩云洞冰雪,更將已素稱三絕。
不作能癡顧虎頭,定為露頂王摩詰。
傳神寫照誰與功,吾聞成在阿堵中。
擬將萬匹鵝溪絹,為寫漚中勝義空。
道人天姿心匠妙,漆瞳含秋看飛鳥。
氣和不減華林風,韻高勝卻霜巖曉。
心胸冰壺不隔塵,爭傳落筆如有神。
不畫凌煙大羽箭,來寫山林夢幻身。
清秀摩云洞冰雪,更將已素稱三絕。
不作能癡顧虎頭,定為露頂王摩詰。
傳神寫照誰與功,吾聞成在阿堵中。
擬將萬匹鵝溪絹,為寫漚中勝義空。
二位道人天資極高、匠心獨運,漆黑的眼眸如含秋意,靜看飛鳥。他們氣質平和不遜色于魏晉華林名士之風,氣韻高雅勝過霜巖的清曉。心胸如冰壺般純凈不沾染塵埃,人們爭相傳頌他們落筆如有神助。他們不畫凌煙閣上名將所用的大羽箭,卻來描繪山林間如夢似幻的身影。畫作清秀如摩云洞的冰雪,再加上詩文、書法堪稱三絕。他們既不像顧愷之那樣癡絕,那定是如露頂不羈的王摩詰。傳神寫照之功誰能擁有,我聽說關鍵就在眼睛之中。我打算用萬匹鵝溪絹,來請他們畫那漚中勝義的空境。
天姿心匠:天資和匠心。
漆瞳:漆黑的眼眸。
華林風:魏晉華林園名士的風度。
冰壺:比喻心地純潔,不沾染塵埃。
凌煙:指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內有功臣畫像。
摩云洞:具體所指不詳,此處形容畫作的清秀。
三絕:詩、書、畫三絕。
顧虎頭:即東晉畫家顧愷之,小字虎頭。
王摩詰:即唐代詩人、畫家王維,字摩詰。
阿堵:指眼睛。
鵝溪絹:四川鵝溪所產的絹,為名貴的畫材。
漚中勝義空:“漚”比喻虛幻不實,“勝義空”指高深的空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在長沙邸舍中,詩人與敏覺二上人交流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佛教文化較為盛行,文人與僧人之間交流頻繁。詩人可能在與二上人的交往中,被他們的氣質、才華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以贈。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敏覺二上人的天資、才華和藝術境界。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典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交流的文化現象以及詩歌創作的風貌。
生身從少母,尺口苦饑寒。小字青箱好,新衣白越單。描書斑管細,靧面碧桃殘。未飲聰明水,童蒙且自安。異日勝耕作,山民是小龐。練裙寒好著,花筆大須扛。天地馀南畝,羲皇在北窗。無心頻命子,酌酒且雞缸。
二不堪,草野樂垂釣。潑潑錦鱗游,潑潑翠竿掉。夕負槁桐還,行吟面煙徼。
紫毫濡染墨淋漓,木末孤搴誦楚辭。月黑林深湘渚夜,一天風雨泊舟時。
不盡嚶鳴感,詩筒次第來。拋磚期引玉,論古識通材。陸海寒翻雪,潘江銳走雷。西窗頻剪燭,一讀一低徊。新詩爭吊古,直道仰高風。字帶青霜冷,詞修白雪工。是非今論定,好惡此心同。相約銘貞石,千秋證爪鴻。
戰斗何時已,溪邊骨似麻。裹尸無馬革,啄肉有烏鴉。鬼泣沙中火,人歸夢里家。古來志溝壑,死國是榮華。
積水照晴郊,蕩槳城東隅。流潦浩縱橫,輕飆散川渠。陰霞紛霮對,遠岫迭明蕪。隔岸雞犬聲,云是仙人居。掬水皆花氣,開樽泛綠蒲。松濤驚宿鳥,荷影聚游魚。弭楫尋灣漪,夕昏晦山嵎。晚風飖飏來,微涼生衣裾。停杯有馀興,一葦恣所如。
景濃不可泥,情緩故無疲。稱意崖云麗,傷心壁月奇。久嬰性爾癖,太瘦是吾詩。微意憑誰訴,峰頭病鶴知。
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慶云流彩日曈曈,經幄重開禮亦隆。師相雁行紆帶白,詞臣鵠立擁袍紅。縱橫已勝三千字,褒貶先歸十二公。卻羨伯強真侍講,每攄忠懇動宸聰。
慢藏已重阿琳憂,君道平時況未優。冀北羊腸各亡社,浪言建業勝荊州。中外誰非肉骨恩,颙颙帝子亦王孫。君王日握金銀筆,忍署兵威極六門。
冰窗敲雨心先碎,莫怨芭蕉脆。孤衾短燭盡溫存,知道天涯幾個、慣黃昏。金鳧煙重纏愁住,影事將人絮。風聲終夜在高樓,做得一番兒夢、一番秋。
鴛鴦交頸繡衣輕,碧沼藕花馨。偎藻荇,映蘭汀,和雨浴浮萍。思婦對心驚,想邊庭。何時解佩掩云屏,訴衷情。
萬宇燈輝斂暗塵,幾年醉賞禁街春。良宵獨宿雙泉寺,負了吟風嘯月身。
十五游方今五十,磨穿鐵硯又重磨。江南自寄雙魚去,橋上誰乘駟馬過。春入桑麻驚老眼,冷思天地發長歌。山林亦是吾君賜,日望官軍蕩白河。
倚危梯、酹春懷古,輕寒才轉花信。江城望極多愁思,前事惱人方寸。湖海興。算合付元龍,舉白澆談吻。憑高試問。問舊日王郎,依劉有地,何事賦幽憤。沙頭路,休記家山遠近。賓鴻一去無信。滄波渺渺空歸夢,門外北風凄緊。烏帽整。便做得功名,難綠星星鬢。敲吟未穩。又白鷺飛來,垂楊自舞,誰與寄離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