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隱挽詩
雙鬢繙經老,千金食客貧。
由來戶外屨,不救甑中塵。
惜此凌云手,終于入幕賓。
何人禪家學,崔篆得崔骃。
雙鬢繙經老,千金食客貧。
由來戶外屨,不救甑中塵。
惜此凌云手,終于入幕賓。
何人禪家學,崔篆得崔骃。
雙鬢斑白誦經到老,雖有眾多門客卻生活貧困。以往家中常賓客盈門,卻無法改變生活的窘迫??上н@有高超才華之人,最終只是幕中賓客。有誰精通禪學呢,就像崔篆培養出崔骃那樣。
繙經:即翻經,誦經。
千金食客:指家中養有眾多門客。
戶外屨:指家中賓客眾多,鞋子都放在門外。
甑中塵:指甑中生塵,形容生活貧困。
凌云手:指有高超才華的人。
入幕賓:指在官府中做幕僚。
崔篆、崔骃:崔篆是崔骃的祖父,崔篆在新莽時曾出仕,崔骃以文學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詩人友人王元隱去世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文人階層有一定的交往圈子,王元隱雖有才華和眾多賓客往來,但生活可能并不如意,詩人在其去世后寫下此詩表達惋惜與感慨。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王元隱,突出其才華與貧困的反差,展現其一生未得重用的遺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才境遇的關注。
長干道,囀春鶯。景清明。一霎啼鵑風雨里,短長亭。麗賦遙憶蘭成。韶光好、艷錦新綾。鵑喚春歸鶯勸住,總關情。
天上飛王舄,人間附郭舟。霞光晴入市,云氣晚成樓。肝膽皆知盡,腰肢各未休。浮生尚五斗,空復念滄洲。
河聲連底卷黃沙,回首方驚去國賒。唯有客情無盡處,暗隨春水漲桃花。
云水草亭閒自蕩,風花老子動相隨。如今我問徐端本,一體乾坤卻畫誰。
放下塵中四大身,不成仙佛不成神。窮途見侮皆君輩,傾蓋相逢總故人。一氣金銀飛紙蝶,兩丸日月避青磷。董狐筆好羊難買,姑妄言之載幾輪。
瀛洲煙霧玉堤陰,華蓋星辰接翰林。風動冰澌環御水,月明暗雪帶仙岑。上陽樹色知春近,長樂鐘聲覺夜深。為問贊公房里客,曇花貝葉對誰吟。
踏翻地軸地不動,推倒天關天更高。穩泛鐵船歸少室,至今天下起風濤。
清涼山下小園東,幽處何妨曲徑通。已落梨花三月雨,來迎桃葉六朝風。鉛華褪盡春波綠,玉斝傾殘夜燭紅。醉里吳音尤媚好,催成詩笑碧紗籠。
梅雨江南五月涼,太平弓矢幾時藏。且調元氣龍關壯,不恃浮漚天塹長。鼎應實中還虩虩,師從正出自堂堂。濟川正藉君舟楫,須竭平生佐我皇。
萬壑斷流冰塞川,千巖森玉雪漫天。匆匆葉縣雙鳧舄,換卻山陰訪戴船。犯寒書劍出春蘿,風雪橋邊得句多。牒訴繽紛似煙海,梅花時節奈君何。
似我真無計,齏鹽每苦饑。送窮韓子賦,乞食靖公詩。骨肉風霜里,家園寤寐時。徒然悲命遇,慚愧老親期。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毬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闌,含嚬不語恨春殘。
雪里清標別樣妝,江城一曲入歌狂。春情脈脈憑誰語,縱是羅浮夢亦忙。
十年蹤跡兩浮沉,此日逢君潞水潯。無奈相逢又相送,臨岐回首共沾襟。
如君可是忘情者,屢問曾無答一言。果爾不虛南面樂,招辭先擬到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