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二十首 其一○
閙窄良難入,閑寛足見容。
竹根收白疊,木杪得黃封。
問學兼儒釋,交游半士農。
行歌村落晚,落日滿攜筇。
閙窄良難入,閑寛足見容。
竹根收白疊,木杪得黃封。
問學兼儒釋,交游半士農。
行歌村落晚,落日滿攜筇。
喧鬧狹窄之地實在難以進入,閑適寬廣之處足以容身。在竹根處收獲棉花,在樹梢上采得美酒。學問兼顧儒家和佛教,交往的人一半是士子一半是農民。傍晚在村落中邊走邊唱,夕陽下手持竹杖漫步。
閙窄:喧鬧狹窄。
白疊:棉花。
木杪:樹梢。
黃封:指美酒。
筇:竹杖。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厭倦塵世喧囂,向往鄉村寧靜生活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鄉村閑適生活的向往與喜愛。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早朝開紫殿,佳氣逐清晨。
北闕華旌在,東方曙景新。
影連香霧合,光媚慶云頻。
鳥羽飄初定,龍文照轉真。
直疑冠佩入,長愛冕旒親。
搖動祥云里,朝朝映侍臣。
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閑流。
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
晝陰殊眾木,斜影下危樓。
宋玉登高怨,張衡望遠愁。
余輝如可托,云路豈悠悠。
傳警千門寂,南效彩仗回。
但驚龍再見,誰識日雙開。
德澤施云雨,恩光變燼灰。
閱兵貔武振,聽樂鳳凰來。
候刻移宸輦,尊時集觀臺。
多慚遠臣賤,不得禮容陪。
玄象今何應,時和政亦平。
祥為一人壽,色映九霄明。
皎潔垂銀漢,光芒近斗城。
合規同月滿,表瑞得天清。
甘露盈條降,祥煙向日生。
無如此嘉祉,率土荷秋成。
戎王歸漢命,魏絳諭皇恩。
旌旆辭雙闕,風沙上五原。
往途遵塞道,出祖耀都門。
策令天文盛,宣威使者尊。
澄波看四海,入貢佇諸蕃。
秋杪迎回騎,無勞枉夢魂。
舊是秦時鏡,今來古匣中。
龍盤初掛月,鳳舞欲生風。
石黛曾留殿,朱光適在宮。
應祥知道泰,監物覺神通。
肝膽誠難隱,妍媸信易窮。
幸居君子室,長愿免塵蒙。
笙磬聞何處,凄鏘宛在東。
激揚音自徹,高下曲宜同。
歷歷俱盈耳,泠泠遞散空。
獸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詎間洪纖韻,能齊搏拊功。
四懸今盡美,一聽辨移風。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回日月,字勢動乾坤。
簷下云光繞,梁間鵲影翻。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展禮陳嘉樂,齋心動眾靈。
韻長飄更遠,曲度靜宜聽。
泛響何清越,隨風散杳冥。
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
本自鈞天降,還疑列洞庭。
悠然四望通,渺渺水無窮。
海鶴飛天際,煙林出鏡中。
云消澄遍碧,霞起澹微紅。
落日浮光滿,遙山翠色同。
樵聲喧竹嶼,棹唱入蓮叢。
遠客舟中興,煩襟暫一空。
佳氣生天苑,蔥蘢幾效祥。
樹遙三殿際,日映九城傍。
山霧寧同色,卿云未可彰。
眺汾疑鼎氣,臨渭想榮光。
當并舂陵發,應開圣歷長。
微臣時一望,短羽欲飛翔。
遐圻新破虜,名將舊登壇。
戎馘西南至,氈裘長幼觀。
邊疆氛已息,矛戟血猶殘。
紫陌歡聲動,丹墀喜氣盤。
唐虞方德易,衛霍比功難。
共睹俘囚入,賡歌萬國安。
杳靄三春色,先從帝里芳。
折楊猶恨短,測景已忻長。
鶯和紅樓樂,花連紫禁香。
躍魚驚太液,佳氣接溫湯。
風送飛珂響,塵蒙翠輦光。
熙熙晴煦遠,徒欲奉堯觴。
皛皛金方色,遷移妙不窮。
輕衣塵跡化,凈壁繢文通。
沙變藍溪漬,冰渝墨沼空。
似甘言受和,由禮學資忠。
皎潔形無定,玄黃用莫同。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風。
天高爽氣晶,馳景忽西傾。
山列千重靜,河流一帶明。
想同金鏡澈,寧讓玉壺清。
纖翳無由出,浮埃不復生。
榮紆分漢苑,表里見秦城。
逸興終難系,抽毫仰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