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云宮
出郭三竿日,橫江一葦航。
雀飛田有麥,蠶罷野無桑。
下馬危梯滑,開門古殿香。
雨余丹井溢,苔入醮壇荒。
畫老星辰動,碑殘歲月亡。
鐘聲落城市,符祝走村鄉(xiāng)。
埜鳥啼巴蜀,山崖刻漢唐。
臨歸更回首,惜此一襟涼。
出郭三竿日,橫江一葦航。
雀飛田有麥,蠶罷野無桑。
下馬危梯滑,開門古殿香。
雨余丹井溢,苔入醮壇荒。
畫老星辰動,碑殘歲月亡。
鐘聲落城市,符祝走村鄉(xiāng)。
埜鳥啼巴蜀,山崖刻漢唐。
臨歸更回首,惜此一襟涼。
出城時太陽已升起三竿高,乘一葉扁舟橫渡大江。田野里有麥子,麻雀在飛翔,蠶事結束,野外不見桑樹。下馬后攀爬危險濕滑的梯子,推開古殿門,香氣撲鼻。雨后丹井里的水滿溢出來,青苔蔓延到醮壇,一片荒蕪。壁畫陳舊,星辰仿佛在晃動,碑石殘損,歲月痕跡消逝。鐘聲傳到城市,符祝在鄉(xiāng)村流傳。野鳥在巴蜀之地啼叫,山崖上刻著漢唐的字跡。臨回去時又回頭張望,可惜這滿懷的清涼。
郭:外城。
三竿日:太陽升得很高。
一葦航:像一片蘆葦葉一樣的小船渡河。
蠶罷:蠶事結束。
危梯:危險的梯子。
丹井:傳說中道士煉丹取水的井。
醮壇:道士設壇祈禱的地方。
符祝:道士書寫的符箓和祝詞。
埜:同“野”。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出城游覽云宮,在游覽過程中,看到自然景色與歷史遺跡,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wěn)定時期,詩人有閑暇去游覽古跡。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游覽云宮的所見所感,突出了云宮周邊環(huán)境的清幽和歷史的滄桑。其特點是寫景細膩,能引發(fā)讀者共鳴。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xiàn)了古代文人游覽古跡時的常見心境與創(chuàng)作風格。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