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江樓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嘉陵江曲折蜿蜒,曲江池碧波蕩漾,明月還是那輪明月,可我們卻天各一方。一個夜晚的時光里暗自相互思念,今天一起交談才共同后悔,不明白當初自己那么多情,早早地就寄去了詩篇。
元九:即元稹,排行第九。
嘉陵江:長江支流,流經四川東部。
曲江池:在今陜西西安東南,是唐代著名的游覽勝地。
潛相憶:暗自相互思念。
不解:不明白。
此詩是白居易酬和元稹東川路詩十二首之一。元稹被貶東川,在東川途中作詩,白居易寫詩酬和。兩人友情深厚,分離后相互思念,此詩便在這種情境下創作,反映了他們分離后的復雜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離的思念及后悔之情。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白、元二人詩歌唱和的情誼,展現了他們詩歌通俗易懂、情感動人的風格。
思歡久。不愛獨枝蓮。只惜同心藕。
新綠垂楊蘸別津,桃花含笑不勝春。下坡芳草驕如馬,抱樹游蜂懶過人。世變幾曾傷服艾,天涯河處不勞薪。東家臣里窺墻久,安得黃初賦洛神。
家住錢塘東復東,偶來江外寄行蹤。三湘愁鬢逢秋色,半壁殘燈照病容。艷骨已成蘭麝土,露華偏濕蕊珠宮。分明記得還家夢,一路寒山萬木中。
小隊旌旗上翠巖,松風十里鎖禪關。水深水淺高低澗,春淡春濃遠近山。鄉思猛隨蒼鳥去,客心暫與白云閑。天公已是多情殺,特把淋頭雨放慳。
送客出長安,離懷不可攀。才傾燕市酒,又向蜀江還。鳥道寒云里,猿聲積雨間。家林應有待,松菊繞南山。
檐桃熟后,瓻酒還余,吟費魚繭。舊賞欣同,新恨漫將書卷。樹密如窺星有竅,筍生多傍巖穿眼。掩閑扉,幾春邊共語,古簾今燕。約去取、巾箱殘稿,空笑書傭,投筆塵濺。一盞吾樓,但貯夕陽江怨。鳳闕孤臨山負扆,鹿中賓戲壺添箭。黯懷沙,送君初,數峰稀見。
山館雨聲鳴不休,空階野泉交互流。已思吏散得高枕,無奈花發增煩憂。風波中座忽反覆,鄉關在望空夷猶。安得王郎共促膝,一寫幽抱登江樓。
楊柳河橋維客舟,送君此去憶重游。青霄雙闕連云起,五月滄江帶雪流。嶺外簡書前日至,湘南兵革幾時收。羈懷早已無聊賴,憑寄新詩過石頭。
石子鋪來滿地平,不登高處亦難行。騾夫滑滑頻呼駕,征士殷殷自問程。塊壘消除前度望,巉巖踏碎夕陽明。牧童不識人憔悴,牛背吹來笛一聲。
趙子老巖壑,壯心輕世儒。曾無一湔祓,但看百喑嗚。已作山頭雀,誰憐屋上烏。知公主清議,試與一噓枯。
庭前山色似環滁,肯許狂夫盡醉無。瀟灑園池開玉鏡,清涼人世坐冰壺。香風錦浪宜三伏,越唱吳歌憶五湖。聞道昭潭龍睡穩,誰能先手探驪珠?
仙禽五色不知名,日夕相依最有情。莫捕林間小鳳子,裁為羽服似云輕。
君家相國舊元勛,凜凜中丞繼后塵。談笑二年同幕府,風流一倍愈它人。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歸來多老臣。我亦宦游無久意,它年松竹許相鄰。洛水留人一向乾,雪泥溢路十分寒。送行我豈無樽酒,多難君知久鮮歡。回首祇應憐老病,凌風爭看試輕翰。到家定見嵩陽老,問我衰遲未解官。
打壞木棲床,誰能坐相思。三更書石闕,憶子夜啼碑。
思君不辦一再過,束書謝客方臥痾。不為儒林丈人地,可耐造物小兒何。我亦病氣剛制酒,自春迄秋在告多。幾時蹁躚數訪我,為君快作鯨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