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舍朱君彥明奉使東南措置銅事
天邊使節動星辰,銜命歸家得意新。
負弩不須煩縣令,揮金聊復燕鄉人。
錦衣行處江天曉,華表歸時社樹春。
暫試銅山陶鑄手,速應西上莫逡巡。
天邊使節動星辰,銜命歸家得意新。
負弩不須煩縣令,揮金聊復燕鄉人。
錦衣行處江天曉,華表歸時社樹春。
暫試銅山陶鑄手,速應西上莫逡巡。
天邊的使節出行驚動星辰,你奉命回家,心中滿是得意新鮮之感。不必麻煩縣令安排人負弩開道,你揮金設宴與鄉親歡聚。你身著錦衣出行時江天破曉,歸來時社樹已迎來春天。暫且施展你在銅山的管理才能,應盡快西上京城莫要遲疑。
使節:指奉帝王命令辦事的官員。
銜命:接受使命。
負弩:古代迎接貴賓的一種禮儀,縣令在前,身背弩弓開道。
燕:通“宴”,宴請。
華表:古代設在宮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大石柱。這里代指家鄉。
社樹:古代社壇周圍的樹木,代表家鄉。
銅山陶鑄手:指管理銅山鑄錢之事的才能。
逡巡:遲疑,猶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友人朱君彥明奉朝廷之命到東南地區處理銅事,且此次出使還能回家鄉,詩人寫下此詩相贈,表達對友人的祝賀與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祝福與鼓勵。其特點是語言華麗,情感積極向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送別詩的常見風格。
尚方結綠藍田春,鹿盧宛轉開龍鱗。神妃輾輪出宮沼,躩落夔螭盤素云。朝元真人紫霞客,宣室金門曉初入。奚官捧環天語開,調笑耕煙種雙璧。青絲綰空作藍綬,淺綴流蘇玉虹走。歸來佩服對虛皇,千秋萬歲南山壽。
瀟灑三君子,是伊親弟兄。所期持大節,莫負歲寒盟。
荷花深護使君衙,瑞應駢頭十丈花。雅致勝邀君子愛,清芬兼稱幕賓嘉。雙金炬出蓬壺境,二華峰移舜水涯。麥秀兩岐同一頌,田家有酒亦頻賒。
風塵秉馬路俱迷,爾得汀江似武溪。花落案頭無一事,尋仙時過玉華西。
群山寂峙月初弓,林下清溪來快風。暗里綠光知走獸,耳邊細語識幽蟲。遷臣但懼窮荒瘴,逸士偏憐水草蔥。特愛良宵天地靜,嘯歌時憶陸龜蒙。
山濤何需登龍術,拋卻竹林酒一杯。一旦文章傳海內,自然富貴逼人來。青衫難辨舊時物,心字已成劫后灰。年年錦上添新彩,一代文壇領袖才。
蒼茫海色棲寒碧,知是仙人水竹居。涼雨灑窗秋滿坐,清風繞屋水循除。
相公游時花滿蹊,盡道秦淮勝剡溪。回首洛陽輕一擲,江南花月使人迷。
諸夏皇威立,三邊虜氣衰。角弓分虎圈,乳酒下龍墀。蜂午歊氛遠,鼉更窟宅移。輿圖欲盡入,中道勿頒師。
駱駝水枯圓露觜,橘洲霜清平似砥。衡陽回侶羽翮疲,接翅連群飛復止。洞庭波闊菰米稀,弋人夜榜機心微。平明又為稻粱謀,來看行跡空嗟咨。
頻陽田宅就荒墟,十室居人九室虛。驃騎將軍無甲第,書名竹帛又何如。
旌旗獵獵繞高城,曲水飄香出繡楹。雨頡風頏枝外蝶,花遮柳映樹頭鶯。乍籠紗幘羞容老,試著羅衣覺體輕。猶憶醉歸湖上路,滿身飛絮馬縱橫。
王種元從上苑分,擁培圍護怕因循。快晴快雨隨人意,正為墻陰作好春。
題詩石壁上,把酒長松間。遠水白云度,晴天孤鶴還。虛亭映苔竹,聊此息躋攀。坐久日已夕,春鳥聲關關。
客心渺兮夷猶,遲落日兮扁舟。臨長江兮極目,撫遲景兮淹留。薰風徐至,疏雨乍收。山光凝翠,云色含秋。伴眾鳥兮孤渚,俯夕陽兮中流。波婉轉兮汎汎,帆容與兮悠悠。悵離魂兮飄飖,更低徊而增憂。望匡廬之恍惚,欲往從以末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