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賦杉字韻呈美之
高臥終朝對碧巉,肯將志氣逐塵凡。
眼穿斜谷雙蓬鬢,身在長安一布衫。
未把漁竿棲漢瀨,定隨霖雨起商巖。
明堂有日求梁棟,認取凌云萬丈杉。
高臥終朝對碧巉,肯將志氣逐塵凡。
眼穿斜谷雙蓬鬢,身在長安一布衫。
未把漁竿棲漢瀨,定隨霖雨起商巖。
明堂有日求梁棟,認取凌云萬丈杉。
整日悠閑高臥面對那陡峭青山,怎肯讓自己的志向隨世俗沉浮。望穿斜谷時兩鬢已如蓬草般斑白,人在長安卻只穿著一件布衫。還未持著漁竿隱居在漢水邊,就定會如傅說遇霖雨般從商巖崛起。總有一天朝廷會尋求棟梁之材,要認準那高聳入云的萬丈杉樹。
高臥:悠閑地躺著,指隱居不仕。
碧巉(chán):陡峭的青山。
塵凡:塵世、凡俗。
斜谷:山谷名。
布衫:布制的衣衫,指生活簡樸。
漢瀨:漢水邊。
霖雨起商巖:傳說傅說在商巖隱居,后被武丁發現,任為宰相,如遇霖雨滋潤萬物。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這里指朝廷。
凌云:高聳入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可能處于隱居狀態,雖生活簡樸,但心懷壯志,期待能得到朝廷賞識,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志向、渴望被重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依然紅日照窗楣,還是去年消息時。妙理不須尋轍跡,只于生處驗新知。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陽來復時。變化無窮俱是易,探原密處起乾知。
忽傳邊燧舉,復見羽書馳。萬乘親征日,群臣扈從時。將軍威勝虎,士卒力如貔。不日平胡虜,歡聲洽四夷。
吳頭楚尾將三載,芡觜梨腮又一秋。豈為鱸魚覓歸去,在家飲水百無憂。
不眠常問夜如何,殿角風鈴響漸多。記得一聲《河滿子》,低低燈下學人歌。
山溪黯淡人跡稀,溪頭野人單袷衣。徘徊日暮渾無事,卻與東風逐隊歸。
東郊煙樹遠依依,解指文光照翠微。蘆荻溪邊遙共映,薜蘿叢上逗清輝。文心似雪盈階玉,筆底生花滿樹琪。霓羽當年知滿匣,嫦娥應共樂芳扉。
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聽。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稏豐圩戶,桁楊臥訟庭。謝公歌舞處,時對換鵝經。
懸瓠城高百尺樓。荒煙村落,疏雨汀洲。天涯南去更無州。坐看兒童,蠻語吳謳。過盡賓鴻過盡秋。歸期杳杳,歸計悠悠。欄干憑遍不勝愁。汝水多情,卻解東流。
春芽碧入盞,三月櫻花時。風起翻簸下,傾城多睽辭。夤夜無來人,孤燈殘在茲。海隅并天際,敷尋問咨疑。哀魄待誰招,何堪容隱欺?南方不可止,請騎鯨歸之。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華省圖書雖暫別,故鄉風物似相隨。繞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刻石將同王閣長,永留遺愛向歌詩。
萊衣宮錦漢蒲桃,髻側芙蓉映二毛。親在未應稱老大,家貧那敢失清高。雙雙花影隨龍杖,一一鶯聲動玉醪。堂上九旬看漸近,游仙且莫作盧敖。
雄藩荊楚地,自古國西門。客有籌邊略,人知幕府尊。時平烽燧冷,事省笑談溫。宛洛何年向,奇功要一論。
國昭惟茂,帝穆惟崇。登祥緯遠,締世景融。紛綸睿緒,庵蔚王風。明進厥始,浚哲文終。
每憶春坊舊,寥寥嘆曉星。明時用郭伋,五馬駐江城。庠序弦歌盛,桑麻雨露榮。梅花一片月,長伴使君清。
郭外曾隨竹馬迎,春風何事動離情。不堪誤得中山謗,歸與沙鷗結舊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