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希顏
長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黃金雙鬢綠。
吹噓氣焰高岑樓,胡不容公置一足。
腦脂遮眼臥三年,滿榻秋風對修竹。
戶內殷殷金石聲,牙簽插架三萬軸。
箋詩作傳起凡例,斷簡殘編紛在目。
題輿粵國正秋風,石瘦水清山詰曲。
先聲霹靂挾仁氣,父老歡呼胥吏肅。
莫思莼菜賦歸歟,天上要公調鼎??。
長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黃金雙鬢綠。
吹噓氣焰高岑樓,胡不容公置一足。
腦脂遮眼臥三年,滿榻秋風對修竹。
戶內殷殷金石聲,牙簽插架三萬軸。
箋詩作傳起凡例,斷簡殘編紛在目。
題輿粵國正秋風,石瘦水清山詰曲。
先聲霹靂挾仁氣,父老歡呼胥吏肅。
莫思莼菜賦歸歟,天上要公調鼎??。
長安的少年身姿清朗如玉,腰間垂掛著黃金,雙鬢烏黑。他們氣焰囂張,高過了高樓,為何容不下您一席之地。您被蒙蔽雙眼賦閑三年,滿榻秋風相伴著修長的竹子。屋內傳出金石般的讀書聲,書架上插滿了三萬卷書籍。您箋注詩作、撰寫傳記立下凡例,斷簡殘編紛紛在眼前。您赴任粵國正值秋風時節,那里山石瘦峭、溪水清澈,山路曲折。您聲名遠揚帶著仁義之氣,父老歡呼,胥吏恭敬。不要想著像張翰那樣因思念家鄉莼菜而辭官歸去,朝廷需要您來執掌國政。
雙鬢綠:形容雙鬢烏黑。
吹噓氣焰:指囂張的氣焰。
腦脂遮眼:比喻被蒙蔽。
修竹:修長的竹子。
殷殷:形容聲音低沉、深沉。
牙簽插架:形容書籍很多。
箋詩:為詩做箋注。
題輿:指赴任。
詰曲:曲折。
莼菜賦歸歟:用張翰因思念家鄉莼菜而辭官的典故。
調鼎??:比喻執掌國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權貴當道、賢才被排擠的社會現象。李希顏懷才不遇賦閑三年后,得到赴粵國任職的機會,詩人寫下此詩為其送行,表達鼓勵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李希顏赴任,突出了李希顏的才學和品德,以及對他的期許。詩中對比鮮明,用典巧妙,在送別詩中展現出獨特的思想內涵,體現了詩人對賢才的重視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去日云燕趙,書來又豫梁。東鄰抱兒婦,猶恨嫁行商。
此身此理由天付,屋漏多慚忝所生。今后事天知有道,力閑邪妄便存誠。
曲入清商調轉高,醉鄉今已屬吾曹。閑披爽氣窺飛鏡,懶向西風問大刀。談笑幸逢三語據,遨游真愧五陵豪。當筵共是悲秋客,豈獨潘安嘆二毛。
欲別黃花暮,愁分白雁秋。仙舟下層漢,萊彩照清流。江隱金陵見,云開玉樹浮。高車過故郡,□色石城頭。
吹來槐莢細,過去杜鵑悲。慣客久無念,送春閒有詩。
下界徐行傍澗隈,忽聞天外轉晴雷。沖開石罅鋪霜去,遇有山風撒霰來。松未增陰卻添冷,蟬多飽腹亦鳴哀。此中能逭一時暑,酣飲何須薦綠醅。珠簾個個等閒看,富貴山中不作難。碧玉鳴溪微捲沫,銀河掛壁忽增寒。三來不愛眼前綠,七漈終逢雨后寬。石碇石橋皆渡罷,依然飛雪繞欄干。
亂碧峰頭水拍堤,白沙寒竹凈柴扉。晨光破霧千山出,絕壁盤云一雁飛。窗外煙霞舒錦綺,坐中談笑落珠璣。江邊野老逢人說,待看追鋒入翠微。
石塘春水浸漁磯,煙暮尋僧未掩扉。野話清燈照無睡,影堂沉寂篆煙微。
獨攜尊酒上金臺,尚想當時國士來。落木千章寒日下,長空萬里暮云開。春風寂寂飛桃李,夜雨蕭蕭瘞草萊。卻笑當時空買骨,只今才駿總龍媒。
少在城中多在鄉,尋梅猶抵候朝忙。新詩似與梅相約,詩到成時梅恰香。
莫惜寒花開太晚,孤懷深喜客來雙。疏枝最耐存霜圃,晚節偏宜映月窗。同調自應蘭是籍,濁醪何有玉為缸?;h邊無限陶潛興,倒著綸巾醉未降。
山下僰東塘,養母田可耕。雙堤寒鎖翠,列岫排送青。風景知無恙,及早籌我生。茆屋三兩間,吁嗟歸計成。
雪月風花,蒼園四季,從來天上人間。合歡樹下,蝶舞夢翩翩。如此清庠美序,問誰是,雅士名媛。憑欄處,君家琴瑟,遠韻正悠然。神仙。當此際、馬龍澗窈,溪水纏綿。繞小樓庭院,玉樹芝蘭。丁友明珠允慧,耽書卷,希圣希賢。人生樂,何其永福,總抱素心眠。
官僚新寵數,藻鑒舊光輝。正擬承恩大,俄看賜告歸。征帆千里發,旅雁一行飛。勿藥應添喜,重來覲袞衣。
別業環居綠水村,倚天喬木午陰繁。誅茅擬構藏書屋,傍竹還開聽雨軒。小犬籬邊迎客吠,流鶯花外似人言。掛冠歸后頻來此,竟日曾無車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