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靈源和尚善護頌
靈性包群象,千年壽最優。
既知身是幻,何用殼埋頭。
護惜雖深固,推遷已密流。
大隨鞋蓋處,若個辨蹤由。
靈性包群象,千年壽最優。
既知身是幻,何用殼埋頭。
護惜雖深固,推遷已密流。
大隨鞋蓋處,若個辨蹤由。
人的靈性包含著世間萬象,千年的壽命算是最為優越的了。既然知道自身是虛幻不實的,為何還要像藏在殼里一樣埋頭于世俗。雖然對自身的護惜很深固,但時光的變遷已經在悄然流逝。就像大隨和尚用鞋蓋著的地方,又有誰能分辨出其中的蹤跡緣由呢。
靈性:指人的精神、意識。
群象:世間各種物象。
幻:虛幻,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皆為虛幻。
殼埋頭:比喻人沉溺于世俗,像藏在殼里一樣。
推遷:推移變遷,指時間的流逝。
大隨:指大隨法真禪師。
蹤由:蹤跡緣由。
此詩是和靈源和尚的善護頌,靈源和尚是宋代著名禪僧,這首詩創作于宋代禪學興盛的時期。詩人可能是受到當時禪學思想的影響,與靈源和尚交流禪理,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佛法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擺脫世俗的執著,認識到生命的虛幻,去探尋佛法真諦。其突出特點是禪意濃厚,以簡潔的語言闡述深刻的哲理。在禪詩文學中,它體現了宋代禪詩對心性、佛法的探討風格。
館陶園外雨初晴,
繡轂香車入鳳城。
八尺家僮三尺棰,
何知高祖要蒼生。
中原甲馬未曾安,今日逢君事萬端。
亂后幾回鄉夢隔,何必新詩更相戲,
小樓吟罷暮天寒。
棟間云出認行軒,郊外陰陰夏木繁。
高道乍為張翰侶,莫見時危便乘興,人來何處不桃源。
梁王雪里有深知,
偶別家鄉隔路岐。
官品共傳勝曩日,
還有釣魚蓑笠在,
不堪風雨失歸期。
一年極目望西轅,此日殷勤圣主恩。
上國已留虞寄命,鹓侶寂寥曹署冷,更堪嗚咽問田園。
行行杯酒莫辭頻,
怨嘆勞歌兩未伸。
漢帝后宮猶識字,
百歲都來多幾日,
不堪相別又傷春。
淮王高宴動江都,曾憶狂生亦坐隅。
九里樓臺牽翡翠,
惆悵晉陽星拆后,世間兵革地荒蕪。
禹祠分首戴灣逢,
健筆尋知達九重。
圣主賜衣憐絕藝,
一種苦心師得了,
不須回首笑龍鐘。
一二三四五六七,
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
近水游魚迸冰出。
池邊月影閑婆娑,池上醉來成短歌。
芙渠抵死怨珠露,松醪作酒蘭為棹,十載煙塵奈爾何。
行杯且待怨歌終,多病憐君事事同。
衰鬢別來光景里,日晚長亭問西使,不堪車馬尚萍蓬。
采香徑在人不留,采香徑下停葉舟。
桃花李花斗紅白,未知到了關身否,笑殺雷平許遠游。
杜秋在時花解言,杜秋死后花更繁。
柔姿曼態葬何處,綺筵金縷無消息,一陣征帆過海門。
華蓋峰前擬卜耕,
主人無奈又閑行。
且憑鶴駕尋滄海,
勸君莫忘歸時節,
芝似螢光處處生。
中都九鼎勤英髦,
漁釣牛蓑且遁逃。
世祖升遐夫子死,
原陵不及釣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