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東陽道中寄鄉里弟兄
天末題詩望故鄉,碧云煙樹兩茫茫。
青山九折屢回首,杜宇一聲還斷腸。
別后已成千萬恨,書來不寄兩三行。
江南春盡頻相憶,為有楊梅欲共嘗。
天末題詩望故鄉,碧云煙樹兩茫茫。
青山九折屢回首,杜宇一聲還斷腸。
別后已成千萬恨,書來不寄兩三行。
江南春盡頻相憶,為有楊梅欲共嘗。
在天邊題詩遙望故鄉,碧云和煙樹一片迷茫。青山曲折多次回首,杜鵑一聲啼叫令人斷腸。分別后已積下千萬般怨恨,來信卻沒寫幾行字。江南春盡時常相互思念,只因有楊梅想一起品嘗。
天末:天邊。
杜宇:即杜鵑鳥,相傳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其啼聲凄切。
兩三行:指書信內容少。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暮春時節于東陽道中,遠離故鄉,思念家鄉的弟兄,于是寫下此詩以寄相思。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故鄉弟兄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游子思鄉念親的普遍情感。
畫師墓上百株梅,
盡是當年密友栽。
山徑風高吹半折,
花時更得幾人來。
簡書催我就征途,
對坐西山暫索居。
聞說仕途巇險甚,
未應從此便相疏。
齊梁金粉殉寒潮,
詞客秋魂一例銷。
獨有燕支山上月,
照人眉嫵憶南朝。
祇從地底一陽來,
已把東皇次第催。
煙縷未看原上柳,
霜苞先探嶺頭梅。
銳頭豎子勇如虎,長平穴中斗群鼠。
四十萬人灰燼飛,耕作髑髏山下土。
狼牙三脊人血腥,青碧斑剝銅花生。
冷光射我迫難視,吼作丹川嗚咽聲。
波流赤血下殺谷,滿眼污泥鬼雄哭。
寒風颯颯吹陰沙,斷鏃殘兵怨馬服。
吁嗟乎,爾曹自死平原君,趙括小子何足云,當時豈無廉將軍。
升平遺箭猶存在,留與耕人作銅賣。
深慚堂構負貽謀,檢?,樅捄眯?。竹樹漸看三徑滿,琴樽幸藉一氈留。
析疑燭剪宵中雨,學畫山呈老外樓。逸興更邀群季詠,慣搜癖事互拈鬮。
枉將春及告余知,石硯為田敢望時。月不憐人光倍冷,花如媚我謝偏遲。
幾行桃李留風月,一桁云山當友師。不殖便深將落恐,腹撐何似有書詩。
徑草何曾破屐痕,拌他簪履散平原。聽松有伴常偕影,得句誰酬自倒樽。
短榻久拋塵市夢,殘編聊共古今論。不緣蛙鼓鶯簧奏,絕少清聲聒耳喧。
誠然吾亦愛吾廬,種樹蒔花趣覺余。謀醉酒資人間字,課兒手寫父遺書。
披吟自拙謀生計,衫履無華稱索居。解得春風無限樂,管教塊壘自消除。
清輝比秋月,游魂散朝霞。首丘言猶在,易簀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宮人斜。曾參為原母,杜氏豈無家。
誤落青烏計,真成黃鳥哀。隋珠彈燕雀,寶劍失風雷。
文武今宵盡,乾坤此日頹。吾方從汝去,安事制麻衰。
三年海外愁風雨,九日尊前感歲華。
病客朝來添白發,故人秋杪送黃花。
炎方本不因人熱,正色才能辟物邪。
漫說小陽桃李艷,幾番用落見天涯。
會當歸去來。
一喏推翻十二峰,三乘四庫當時通。自聞百丈下堂句,已破提婆外道宗。畫角曉吹深徑雪,寒梅晴放小塘風。孤峰頂上他年事,又是籌盈石室中。
魔法年來逞獨雄,不令人說悟圓通。儻無上士已親證,爭識吾家是正宗。飽腹豈因餐畫餅,開花須是得春風。從今同道方相委,九尾烏龜嘯月中。
東西南北本來同,自有時人礙不通。了后何妨三藏教,悟來那有五家宗。學飛雕鶚雄吞野,出腹麒麟要弄風。到底輸他真鼻孔,癡人空坐黑山中。
老胡入草太無窮,直指仙人那一通。今日大顛回吏部,他年李勃嗣歸宗。華夷元共一輪月,今古曾無兩樣風。從此牧牛真石鞏,肯令信腳犯苗中。
灼灼桃烽爛,匆匆梅陣殘。
燧更新歲火,爐戰舊冬寒。
虛席客殊絕,執弓人頗端。
結交滄海上,皓白且垂竿。
雨滯花殘不解飛,此身無主更無依。
乾坤何夢到清晝,生死難忘只翠微。
捲幕棋終歸燕緩,敲尊歌闋薦魚肥。
如君貧病真天上,莫惜清秋共釣磯。
蟬蛻真為一世豪,
雙蝸逐逐笑吾曹。
秦君已去亭長在,
著向山高更覺高。
豈為煙波震澤寬,肯貪蝦菜足盤餐。
青衫淚濕白司馬,皂帽塵蒙管幼安。
去日朱顏頻撫鏡,歸來華發漫垂竿。
只應不負金川慟,入地猶驚碧血寒。
傷心死別廿年期,
往事依依淚暗垂。
回憶深閨初待字,
當時辛苦覓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