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寺
避暑訪禪客,頃作城南遨。
秋風颯然來,草木鳴蕭騷。
復起水東興,兩槳搖輕舫。
何處可盤礴,有寺臨江皋。
門戶頗幽邃,野徑深蓬蒿。
升堂脫冠坐,洗盞傾濁醪。
初筵談名理,清言洗塵勞。
徐徐雜詼諧,坦率真吾曹。
尚余清凈業,詩成漫揮毫。
人生一瞬間,逝水行滔滔。
歸與不秉燭,樓頭霜月高。
避暑訪禪客,頃作城南遨。
秋風颯然來,草木鳴蕭騷。
復起水東興,兩槳搖輕舫。
何處可盤礴,有寺臨江皋。
門戶頗幽邃,野徑深蓬蒿。
升堂脫冠坐,洗盞傾濁醪。
初筵談名理,清言洗塵勞。
徐徐雜詼諧,坦率真吾曹。
尚余清凈業,詩成漫揮毫。
人生一瞬間,逝水行滔滔。
歸與不秉燭,樓頭霜月高。
為避暑去拜訪禪客,不久前到城南游玩。秋風颯颯吹來,草木沙沙作響。又從水邊出發,雙槳劃動著小船。哪里可以盡情游玩呢?有一座寺廟臨近江邊。寺廟門戶幽深,野徑被蓬蒿遮掩。進入殿堂摘下帽子坐下,洗凈酒杯倒上濁酒。剛開始宴飲談論名理,清談消解了塵世的勞累。接著漸漸夾雜著詼諧之語,大家坦率得就像我們這些人。還剩下清凈的雅事,詩寫成后隨意揮毫。人生不過一瞬間,時光如滔滔江水流逝?;厝r不用秉燭,樓頭霜月正高掛。
禪客:指僧人。
遨:游玩。
蕭騷:形容風吹草木的聲音。
盤礴:指自由自在地游樂。
江皋:江邊。
幽邃:幽深。
濁醪:濁酒。
名理:指辨析事物名和理的是非同異。
清言:清雅的言談。
清凈業:指吟詩等清雅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避暑”“秋風”等信息可推測是秋季。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為避暑到城南游玩,拜訪僧人,與友人相聚,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的心境,在與友人的交往中享受著生活。
這首詩主旨圍繞秋日城南訪寺的經歷,展現了詩人閑適的生活狀態和對人生的思考。其特點是敘事清晰,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韶石款南岳,肄水匯東溟。巖鎮俟良牧,疲人紆圣情。推轂允明茂,之子揚德聲。豹變蔚文采,鳳儀葉咸英。淵沖恒若谷,溫裕式如璚?;搓柋九P治,華陰更傳經。匪惟惇化穆,實以心源清。三年報邦政,萬里導遐征。衡茅惠高蓋,疲苶愧逢迎。云螭不可弭,鳧藻馳我誠。所冀隆弘美,王道今休明。
煙雨聲中酒夢殘,蘼蕪添綠又春闌。鵓鳩喚處西風急,自是楊花惹暮寒。
故人遺帖留殘匣,幾度臨書似舊時。懶拙已忘王衛法,凄涼徒有范張悲。墨痕尚憶師秦漏,石拓猶聞辨宋螭。今日清齋想奇字,玉樓天上勒新碑。
黃冠家萬里,忽此動瑤琴。歲暮多風雪,天涯少信音。凄涼當日事,寂寞此時心。我醉君休去,蒲團共夜深。
小技何妨誤壯夫,劉郎才氣滿江湖。胸中丘壑逢春日,草長花開看似無。
牧人何處秼清湍,廿萬金錢空范韓。百二山河雄發刱,萬千鐵騎盛鳴鑾。國初累詔蠲租厚,奕葉承平放馬寬。所在戎夷羈釁鼓,紛紛繒市擲壺餐。
冰凝石乳寒流竭,霜打孤巖苔發結。鮫綃洞底織欲成,颼颼風從洞口出。
佩繡新停蓋,藏輪舊仰驄。子麟輝薜巷,公雅挹芳風。就簡飛霜白,隨軒吐日紅。春催天上客,翹首憶臺中。
命友化成巖,同尋頃刻閑。半途瞻佛塔,數里入禪關。松動影移日,江清波漾山。衛公讀書處,有鷺宿其間。一線沿崖路,衰殘步屧遲。攀蘿沖霧上,倚檻俯空危。石佛像須久,山僧言不知。看來眾亭子,最是妙高奇。
頗笑葛洪時,求為勾漏令。若早見瑤林,應無煉丹井。
紫水來游興自豪,如云何幸洽仙曹。綠階正掃青鸞尾,華燭初燒白鳳膏?;馑透璺栊洌坪酆蜏I濕宮袍。嗟予白發猶為客,吟向瑤箋憶薛濤。
剛剩殘梅幾片飛,全枝都似伴郎歸。風波狹路驚團扇,花月空庭泣浣衣。翠被半閑來夢晚,繡窗無暇報書稀。湔裙不為春韶出,貪遇停船舊石磯。
已作一宿客,漸為千里人。吾親白云下,回首一沾巾。
玉樹歌殘苦費思。詞人長逝海西涯。從今莫向黃爐過,琥珀光浮益酒悲。吟秀句,寫烏絲。茫茫天運古如斯。南柯早醒婆娑舞,祗剩才名世共知。
春水倚天長,春云入徑香。梨花銜燕子,荇蒂戲鴛鴦。白苧朝初試,清言世易忘。冠纓如可濯,一笑過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