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橋門并馳道,車轂聲摩空。重廊隔囂哄,闃若林巒中。
黎明寮采集,聯騎紛蹄鬃。交情金蘭契,晤語藥石攻。
翰墨時間作,辭氣爭豪雄。微蹤幸接武,徒愧勞無功。
軒窗鑒晴日,簷外鳴春蟲。沉迷驚節物,飲啄嗟樊籠。
沂風漸澹蕩,璧水初沖融。坐想名園花,芳菲衒青紅。
儒宮異拘窘,胡為苦匆匆。來時招客醉,駕言與君同。
橋門并馳道,車轂聲摩空。重廊隔囂哄,闃若林巒中。
黎明寮采集,聯騎紛蹄鬃。交情金蘭契,晤語藥石攻。
翰墨時間作,辭氣爭豪雄。微蹤幸接武,徒愧勞無功。
軒窗鑒晴日,簷外鳴春蟲。沉迷驚節物,飲啄嗟樊籠。
沂風漸澹蕩,璧水初沖融。坐想名園花,芳菲衒青紅。
儒宮異拘窘,胡為苦匆匆。來時招客醉,駕言與君同。
橋邊的門和馳道上,車輪聲喧鬧摩空。重重回廊隔開了喧囂,寂靜得如同山林之中。黎明時官員們聚集,騎馬的人紛紛而來。友情如金蘭般契合,交談時像用良藥互相勸誡。不時地舞文弄墨,言辭氣勢爭著豪邁雄壯。我有幸能追隨大家,只是慚愧徒勞無功。軒窗映著晴天,屋檐外春蟲鳴叫。沉迷中驚覺時節變化,感嘆自己如籠中鳥。沂水之風漸漸舒緩,學宮的池水開始解凍。坐著想象名園中的花朵,色彩艷麗地炫耀著青紅。儒宮并非拘束之地,為何要如此匆匆忙忙。來時招呼客人一同醉酒,我真誠地說要與你同行。
橋門并馳道:橋門和馳道,指熱鬧的交通要道。
車轂聲摩空:車轂的聲音喧鬧,仿佛要碰到天空,形容車多聲大。
闃:寂靜。
寮采:指官員。
金蘭契:像金蘭一樣契合的交情,形容友情深厚。
藥石攻:像用良藥治病一樣互相勸誡。
接武: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比喻追隨。
樊籠:比喻受束縛不自由的境地。
沂風:沂水之風,有悠然自在之意。
璧水:學宮前的水池。
駕言:駕車前往,這里表示邀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儒宮場景以及官員們的活動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在官場或學宮任職期間。當時詩人處于一定的社交圈子中,日常有與同僚的交往和活動,同時可能因忙碌的生活而渴望自然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官場或學宮生活中的復雜情感,既享受與友人的交往,又感嘆時光易逝、自身拘束。其特點是將現實場景與內心向往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到眼忽金碧,塔影掛晴空。問誰為此,窣堵卓筆寫蒼穹。最好憑欄長望,隔岸越山如笑,揖我白云中。城郭渺茫際,鈴語墜天風。 登臨興,懷古意,兩何窮。是處江山,洵美韶景惜匆匆。莫話錢王舊事,惟有無情潮水,日夜自流東。欲去更回首,落日一江紅。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漁樵無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杰。鼎足雖堅半腰里折,魏耶,晉耶? 【落梅風】天教你富,莫太奢。無多時好天良夜。看錢兒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休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撥不斷】名利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蛩吟罷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送客時,秋江冷。商女琵琶斷腸聲。可知道司馬和愁聽。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云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凄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一聲吹滅。
一篷兒別苦。是誰家、花天月地兒女。紫曲藏嬌,慣錦窠金翠,玉璈鐘呂。綺席傳宣,笑聲里、龍樓三鼓。歌扇題詩,舞袖籠香,幾曾塵土。 因甚留春不住。怎知道人間,匆匆今古。金屋銀屏,被西風吹換,蓼汀蘋渚。如此江山,應悔卻、西湖歌舞。載取斷云何處。江南煙雨。
裉粉輕盈瓊靨,護香重疊冰綃。數枝誰帶玉痕描。夜夜東風不掃。 溪上橫斜影淡,夢中落莫魂銷。峭寒未肯放春嬌。素被獨眠清曉。
秋千人散小庭空。麝冷燈昏愁殺儂。獨有閑階兩袖風。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昨夜梅花已報春,地瓶移插更精神。 酒酣纖手爭來折,鸚鵡回頭不敢嗔。
春江日未曛,楚客酣送君。翩翩孤黃鶴,萬里滄洲云。 四方各有志,豈得常顧群。山連巴湘遠,水與荊吳分。 清光日修阻,尺素安可論。相思寄夢寐,瑤草空氛氳。
擬占名場第一科,龍門十上困風波。三年護塞從戎遠, 萬里投荒失意多。花縣到時銅墨貴,葉舟行處水云和。 遙知布惠蘇民后,應向祠堂吊汨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