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氏挽辭二首 其一
翟茀朝初罷,升堂拜已非。
凝塵孟光案,灑血老萊衣。
奩鏡悲鸞舞,庭萱感露晞。
西風原上路,無復板輿歸。
翟茀朝初罷,升堂拜已非。
凝塵孟光案,灑血老萊衣。
奩鏡悲鸞舞,庭萱感露晞。
西風原上路,無復板輿歸。
早晨送親的翟車儀式剛剛結束,進入堂屋拜見時人已不在。孟光的案幾上已積滿灰塵,如同老萊子般傷心灑淚。梳妝鏡前為孤鸞的獨舞而悲嘆,庭院中的萱草因寒露而凋零令人感傷。西風吹拂著原野上的道路,再也不見載著親人的板輿歸來。
翟茀:古代貴族婦女所乘的車,用翟羽作裝飾,這里指送親的車。
孟光案:東漢梁鴻妻孟光,每進食,舉案齊眉。這里指亡者的遺物。
老萊衣:相傳春秋時楚國隱士老萊子,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嬰兒狀以娛雙親。這里指孝子盡孝。
奩鏡:女子梳妝用的鏡子。
庭萱:指母親,萱草代指母親。
板輿:古代老人乘坐的一種交通工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在一位女性去世后創作。當時可能是在一個較為傳統的社會環境中,人們重視家庭倫理和親情。詩人目睹親人離世,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此詩以表達哀悼。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逝者,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景抒情,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展現了古代詩詞在表達喪親之痛方面的藝術特色。
午夜呼號直徹明,夢魂驚撓不曾清。浮埃滿眼河西務,又阻扁舟一日行。
龍虎真人上界仙,桂旗蘭蓋慣朝天。承恩長到黃金殿,侍宴曾陪白玉筵。午夜星辰回使節,西江煙水送歸船。京華歲歲期相遇,來祝吾皇壽萬年。
鏡里微霜兩鬢侵,庭闈婉孌老逾深。六旬單豹鸚兒色,五十重華孺子心?;ㄑ嘟屉r長繞戶,籜龍齊母每穿林。今朝又應熊羆兆,夾室喤喤有泣音。
我昔此園游,寒梅吐孤艷。重來幾何間,叢青倏以遍。誰云花與葉,同樹不相見。
月明熊耳照滹沱,千里思君可奈何。棋局擬從清夢著,詩篇遙向白云歌。時危身世風霜苦,日短江湖感慨多。莫道塞翁常失馬,后車還許載漁蓑。
春江浪拍天,兩岸吐春煙。中流一點黑,知是下江船。
鄉郡知名逾十載,初承薦剡謁彤闈。李邕識面仍難遇,劉向傳經喜得歸。臘雪渾飄征袂濕,江鴻遙逐去帆飛。青春想見沾時雨,桃李花開映講帷。
方生手持白虎文,過我顧嘯生風云。飲酒何辭一石醉,下筆欲掃千人軍。昨朝奏牘來燕市,爭道驊騮日千里。雄篇往往驚前輩,高論紛紛屈馀子。為德從來自有鄰,在世豈應無知己。只言獻賦動明君,誰料當年未策勛。不遇荊人徒抱玉,待逢伯樂始空群。高才郁郁今如此,薄俗悠悠安足云。君家嚴君亦奇磊,海內才名三十載。當年意氣滿乾坤,至今遷謫流江海。賢豪盡下漢公卿,落拓三為州刺史。五馬朝辭北地霜,片帆春送西江水。豫章參天白日動,豐城氣薄風雷徙。方生方生豈但爾,好去共稱名父子,萬里之行自此始。
男兒亦可憐,立功在北邊。陳頭橫卻月,馬腹帶連錢。懷戈發隴坻,乘凍至遼川。微誠君不愛,終自直如弦。
四月深山暑氣空,半林明月罷孤鐘。芳階更有何人到,獨倚云根對晚峰。
幽窗寂寂晚風悲,為憶深恩漫賦詩。若論玉顏題百詠,小喬應笑比紅兒。
久惡繁哇混太和,云何今日自吟哦。世間萬事皆如此,兩葉行將用斧柯。
好個杏花時。只怕寒欺。東君無意惜芳蕤。雨橫風狂都不管,盡得禁持。瘦損一分肌。著甚醫治。一天春恨沒尋思。怎得丁寧雙燕子,說與春知。
雙鯉何妨識面遲,沾沾同調復同時。爭傳正字初年句,近得夔州以后詩。三峽風濤從此壯,九河云物待君奇。祇園一壑差無恙,未遣干旄使者知。
簫吹鶴背蕩天魔,幾度云鴻到短阿。未面也能成舊雨,裁詩可代會新河。崔巍過眼高城在,迤儷隨車遠嶠多。把酒論文知有日,今朝不唱渭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