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米贊
時平主圣,萬國自靖。不殺而成,不征而正。
矯矯虎臣,無所用命。移將東南,介我佛會。
久聞吾曹,念佛三昧。喑嗚叱咤,化為佛聲。
三令五申,易為佛名。一佛一米,為米三升。
自升而斗,自斗而斛。念之無窮,太倉不足。
時平主圣,萬國自靖。不殺而成,不征而正。
矯矯虎臣,無所用命。移將東南,介我佛會。
久聞吾曹,念佛三昧。喑嗚叱咤,化為佛聲。
三令五申,易為佛名。一佛一米,為米三升。
自升而斗,自斗而斛。念之無窮,太倉不足。
時局太平君主圣明,天下各國自然安定。不用殺戮就能成功治理,不用征伐就能使天下歸正。那些英勇的武將,無用武之地。他們來到東南地區(qū),參與我們的佛會。早就聽聞我們這些人,修持念佛三昧。他們原本的怒吼叱咤,都化作了佛聲。原本的三令五申,都變成了佛名。念一聲佛就對應一粒米,每念一聲佛就有三升米。從升累積到斗,從斗累積到斛。念佛不停,連國家的糧倉都不夠用。
時平主圣:時局太平,君主圣明。
萬國自靖:天下各國自然安定。靖,安定。
不殺而成,不征而正:不用殺戮就能成功治理,不用征伐就能使天下歸正。
矯矯虎臣:英勇的武將。矯矯,威武的樣子。
無所用命:沒有用武的機會。
介:參與。
念佛三昧:佛教術語,指專注于念佛的一種禪定境界。
喑嗚叱咤:發(fā)怒吆喝的聲音。
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誡。
太倉:國家的糧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時平主圣,萬國自靖”可以推測,創(chuàng)作于一個相對和平、政治穩(wěn)定的時期。當時社會可能佛教盛行,人們崇尚佛法,武將也參與到佛事活動中,詩人有感于此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太平盛世和佛教的影響力。其特點是將武力與佛道巧妙結合,以獨特視角展現社會風貌。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提供了資料。
乘舟游汗漫,倚杖陟崔嵬。曉瀨千盤雨,春梯百丈苔。餐霞元吏隱,采秀總仙才。所愧非禽向,何緣共往來。
薰風初入幕。禁城隈,繚繞朱欄畫閣。楊柳枝枝弱。綠陰中,遙映滿階紅藥。萱花吐萼。愛北堂、春光如昨。清晝永,人在瑤池深處,安排春酌。恰有蓬瀛仙客。羽服翩躚,云車煜爚。玉壺絲索。玳筵前,觥籌錯。芳塵動,正見妙舞清歌,盡日承顏為樂。想萊綵潘輿,茲事古今寥廓。
古人題作東丁水,自古東丁直到今。我為改名方響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來自扶南勝隴西,勤教紅豆飼中閨。定知片羽千金準,況復諸雛五色齊。萊氏衣裁蝴蝶子,麻姑裙化鳳凰妻。翩翩文采人多妒,安得歸飛丹穴棲。
琴聲意似泉聲淡,劍氣威如霜氣雄。世事關心憂不寐,蕭蕭白發(fā)月明中。
秋日天氣佳,涼飔滿林扃。宇宙絕纖翳,萬里同清明。群賢協(xié)嘉會,飲射集斯亭。彎弓似滿月,飛矢如流星。若能正一己,胡憂失諸鴊。緬懷三代時,斯禮講素精。大唐貞觀初,勝事亦可徵。后人宰鈞衡,因以仆射名。吾儕生盛世,況值文運興。古禮在究極,樂事良難并。一有不中者,行當罰巨觥。
曇?村頭夜雷雨,敕取真文向天去。天上唯貪逸少書,人間豈斷伯陽語。周郎妙攝山陰魂,一掃重睹五千言。厭說籠鵝成故事,揖余袖手返吳門。
陽月小春景,乾坤姤復時。黃云覆原野,白霧障江湄。修墓慚非古,崩防袛自悲。三秋如瞬息,夢寐聆音儀。
根清條不肥,影落明月地。凄凄欲寒時,胚腪已生意。歷歷銜冰霜,綴作珠的皪。香色俱渾然,花中之太極。凝成姑射姿,幽潔世所獨。春近迫芳心,羞澀破唇玉。五出稍敷露,不受塵目愛。鮮鮮著精神,獨于此時最。昨夜東風多,花神莫之禦。玉立對幽人,十分盡情吐。垂垂雪中枝,暗里度香遠。忽動調羹機,黏枝花力軟。旋隨瓊霙飛,繞我茆屋角。結子意漸濃,豈為羌管落。冰花不留丁,收香盡藏白。一朝作陳人,遜與桃李出。青青長朱裳,小摘脆不墮。勿欺如豆微,中懷仁已大。圓碧日益肥,磊落壓枝重。雖然苦味酸,酸中藏大用。
危樓千尺勢嵯峨,黃鶴仙翁舊此過。鐵笛橫時江水闊,夕陽紅處楚山多。漢陽樹帶前朝色,鸚鵡洲添粵客歌。倚遍欄桿無一語,白云秋色滿蒼波。
峨峨黃鵠山,直上凌五城。仙人駕彩虹,飄飖臨我庭。借問此誰歟,陵陽與容成。玉杯注丹焰,磬折奉長生。達人含至道,自與元化并。遨游紫庭中,逍遙龜鶴齡。
老樹出蘭若,荒唐開辟馀。昔年高詠處,花氣冷侵裾。故道云前失,名山海內虛。騰身依紫闕,接袖是青徐。
江水自石紐,灌口怒騰輝。便如黑水北出,迤邐到三危。百尺長虹夭矯,兩岸蒼龍偃蹇,翠碧互因依。古樹百夫長,修竹萬竿旗。畫堂開,風與月,巧相隨。史君領客行樂,旌纛立披披。慨想二江遺跡,更起三閭忠憤,此日最為宜。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詩。
樓下歌兒慣刺人,分行迭唱笑聲頻。就中一老推歌伯,摺扇斜遮鴨舌唇。
物境俱玄寂,客心常少歡。非因無酒賞,只是到花殘。夜雨深林葉,春塘平釣竿。羈棲幸堪托,終日懶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