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僧演
西別岷峨路五千,幸攜瓶錫禮高禪。
不材雖見頻揮斧,鈍足難諳再舉鞭。
深咸恩光同日月,未能蹤跡上林泉。
明朝且出山前去,他日重來會有緣。
西別岷峨路五千,幸攜瓶錫禮高禪。
不材雖見頻揮斧,鈍足難諳再舉鞭。
深咸恩光同日月,未能蹤跡上林泉。
明朝且出山前去,他日重來會有緣。
向西與岷峨分別,路途有五千之遙,有幸帶著僧人的瓶缽錫杖去禮拜高僧大德。我沒有才能,雖多次被人像對待無用之木般揮斧,但我腳步遲鈍,難以明白再奮進的道理。深深感激恩寵光輝如同日月,卻不能歸隱山林。明天我就要出山離去了,日后若有緣分還會再來。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泛指四川一帶。
瓶錫:僧人云游時攜帶的瓶缽和錫杖。
高禪:指高僧。
不材:沒有才能。
諳:熟悉,明白。
恩光:恩寵的光輝。
林泉:山林泉石,指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四川一帶與僧人演分別。當時詩人或許仕途不順,有懷才不遇之感,同時又渴望歸隱山林,在與僧人分別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情和自身心境。其特點是情感豐富復雜,將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狀態。
畫里巾曾見大蘇,短檐高桶舊相呼。直須喚醒千年夢,赤壁舟中認故吾。
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牽率泥重衾。苦憐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薄薄簾幃欺欲透,悠悠歌管壓來沉。南園北里狂無數,唯有芳菲識此心。
警湖中宿雁,趁曉起、霜圍都坼。夜篷老漁,煙深猶夢隔。何處尋跡。冷月秋風里,白頭應是,吳市吹簫客。孤吟惱亂魚龍宅。縞袂凝丹,盤渦閃黑,愁韁冉冉誰勒。但無邊鼓吹,來壯行色。華年漫識。愛乘潮弄汐。擊楫狂歌去,舟怒發。重來萬籟岑寂。聽蘆風荻雨,蕩魂傾魄。傷心話,至今才憶。一支挺、秀出橫江俊物,老當何益。從枯朽,便化蠶蟄。待古春、放逐清波上,絲絲盡赤。
手提三尺定咸京,黃屋東歸父老迎。今日豐碑荒草沒,行人猶記沛鄉名。
四座歌喉繚繞,三更醉眼摩挲。元與仙凰接翼,不央靈鵲填河。
大事同生日,佳城近故丘。空留丹灶藥,忍望白云樓。偃折恩誰繼,澄清志未酬。傷哉葬元伯,執紼竟無由。
蒙葺眾山里,往來行跡稀。尋嶺達仙居,道士披云歸。似著周時冠,狀披漢時衣。安知世代積,服古人不衰。得我宿昔情,知我道無為。
小姑何代女,明妝清溪曲。風吹香粉銷,水映眉痕綠。野廟寂無人,日暮飛屬玉。
佳人不可再,云散竟何之。艷句留千古,芳容絕一時。寫蘭香在手,作字韻為姿。命薄懷才去,傷心彭子知。
灌菊分蘭正此時,憑公休訝赴筵遲。石橋流水去非遠,白雪陽春和卻稀。真率豈須麟作脯,逍遙應與鶴為期。同來賀客多騷思,落筆云煙紙上飛。
指節玲瓏甚,仙人削不成。屈伸那有意,大小總無名。忍凍襟懷滿,沾香枕簟清。紫騮來果下,偷折幾枝輕。
屏掩春山夜漸長,秋來處處有新涼。一天明月星河澹,滿殿風吹茉莉香。
仙吏縣魚挾佩賒,棘槐日仄出西衙。起籠綵轡垂歸馬,獨抱丹書坐落花。笑向燭邊求緩議,泣從車下發深嗟。致君有術寧遺此,莫認蕭曹但法家。
卑服即康功,君王儉德隆。卻頒羅與葛,恩渥被群工。內外期無患,兢兢理萬幾。延英勤講論,遑恤汗沾衣。清凈無他好,歌風舞舜琴。阜財并解慍,總是愛民心。離明赫赫正當中,萬物咸欣長養風。隴麥已登蠶又熟,更多膏澤兆年豐。誕敷文德洽寰區,赳赳明明運廟謨。自是不爭應善勝,何須更佩辟兵符。殿閣涼生晝景長,翠煙縹渺御爐香。經帷講罷看章疏,至昃猶聞食未遑。
疏林遠帶寒山小。月落霜天曉。棹歌初發浦煙中。自嘆疏狂蹤跡、似萍蓬。江邊衰柳迷津堠。歸興濃于酒。斷煙流水自寒塘。十里蒹葭、鷗鷺兩三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