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察推詠密印竹軒
衛尉才豪雖卓絕,溺志奢淫愧明哲。羅綺叢中醉復醒,趁拍佳人不成列。
黃門侍郎天機深,傲世忘榮事高潔。侯印公主不解顏,好竹之心了無節。
紛華必竟致青螺,恬澹有誰賡白雪。此君佳致識者稀,千古清風與明月。
高僧欲現菩提心,種竹滿軒功未徹。嬋娟人共得觀臨,蕭瑟師當知演說。
率然相造師勿嗔,勝游本為吾僧設。對君不惜洛生吟,更待詩酣歌一闋。
衛尉才豪雖卓絕,溺志奢淫愧明哲。羅綺叢中醉復醒,趁拍佳人不成列。
黃門侍郎天機深,傲世忘榮事高潔。侯印公主不解顏,好竹之心了無節。
紛華必竟致青螺,恬澹有誰賡白雪。此君佳致識者稀,千古清風與明月。
高僧欲現菩提心,種竹滿軒功未徹。嬋娟人共得觀臨,蕭瑟師當知演說。
率然相造師勿嗔,勝游本為吾僧設。對君不惜洛生吟,更待詩酣歌一闋。
衛尉才華卓越,但沉溺于奢侈淫逸,有愧于明智賢哲。在美女叢中醉了又醒,跟著節拍的佳人站不成列。黃門侍郎心思深沉,傲世忘榮,行事高潔。公主的侯印都不能讓他展顏,喜歡竹子卻沒了氣節。繁華終究會帶來煩惱,恬淡之人又有誰能和唱高雅之曲。這竹子的美好情致少有人懂,唯有千古的清風與明月相伴。高僧想展現菩提之心,種滿一軒竹子但功德未圓滿。人們能一同欣賞竹子的美好姿態,高僧應知曉借此說法。貿然來訪師傅不要嗔怪,這美好的游覽本就是為我們僧人安排。對著您我不吝用洛生詠的方式吟詩,等詩興更濃時再唱一曲。
衛尉:官名,這里指代某類人。
溺志奢淫:沉溺于奢侈淫逸的生活。
黃門侍郎:官名,這里指代另一類人。
了無節:完全沒有氣節。
紛華:繁華、奢華。
青螺:此處可能比喻煩惱。
賡白雪:和唱《白雪》,《白雪》是高雅之曲,這里指和唱高雅的作品。
此君:指竹子。
菩提心:佛教語,指求佛的心愿。
嬋娟:形容竹子姿態美好。
蕭瑟:形容風吹竹子的聲音,這里指高僧借竹子說法。
率然:貿然、輕率的樣子。
洛生吟:東晉名士謝安有鼻疾,語音重濁,時人愛其詠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效之。后稱用洛陽書生腔調吟詩為“洛生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當時社會存在一些人追求奢華享受、喪失氣節的現象,而詩人對這種現象不滿。同時,詩人可能與密印寺的高僧有交往,看到寺中種竹的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和恬淡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世俗的奢淫之風,弘揚高潔的品格和恬淡的生活態度。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使主題更加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詩成聊搏片時歡,猶恐江郎意氣闌。獨坐始知中夜冷,孤吟轉覺北風酸。誰能宇內垂千古,自向人間歷萬難。此際神馳天地外,窗前露滴五更寒。
迎春盛事從頭說。病中我亦分歡樂。四十一層天。仙乎任旋轉。杜門成兀坐。日日書為課。恨未待仙翁。憑虛一嘯風。
帶雨征鴻過晚天,懷人中酒夜無眠。小山叢桂今安在,欲賦淮南招隱篇。
侵朝傳奉出交華,勞念微臣體數加。己午從容需講次,直房消渴一杯茶。
聞君棲隱處,近卜古巖幽。一卷青鳥訣,孤龕白鶴秋。月華浮雁宕,雨氣暗龍湫。春逐松花老,泉分石乳流。誰醫山水癖,為謝市朝憂。若問陶弘景,云深不可求。
路逢簫史不回身,風裊芙蓉繡領巾。云里自然清格少,但憑閨艷作仙人。
悠悠沮溺,并耜荒墟。敬詢渡濟,暫駐浮車。飄然無荅,齊口致譏。物情不足,隱德有馀。
金風幾日老庭莎,經下窗欞換碧紗。天氣已涼人尚遠,晚妝羞戴麗秋花。
仙掌跨云蛻,巢由今買山。蛟龍吟此際,日月隱中間。莫作招魂賦,已傾玉筍班。不周吹短鬢,慚負石蕳顏。
踏霧天街艷步狂,微風一道染衣香。游人暗逐芳塵去,拾得兒家紫佩囊。
黃傘中間一點紅,繡云鹵簿海棠風。鈞容聲出云霄外,馬上誰憐有老聾。新將給事換前銜,班被真除法從攙。道是緊頭人不信,回看壓得兩緋衫。
紫衣不掛白云身,闕下多年作外臣。欲與高閑誇草圣,豈知賈島坐詩貧。禪心定久元無著,世事諳多總不嗔。他日吳中訪金澤,對酬誰作許家詢。
日暖風檐翻乳燕,曉寒露柳囀流鶯。荒園日日東風里,吹盡閒花香草生。
飛埃九陌盡流金,居士樓邊萬竹陰。簾掛水晶寒映暈,詩堆白雪氣尤深。全無綺語添文思,只有清言長道心。多少朱門敲未得,翛然貧對是知音。
朔風吹律醞霜嚴,帝遣神仙下斗南。闕月溯弦金作縷,非煙效瑞錦成嵐。平生漫吹欣相遇,一瓣濃薰已遍參。欲向今朝伸善頌,世間唯有達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