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有小石數顆以余酷愛將輟惠佳者唯求一詩賦以贈之
公子有佳石,丹碧非一狀。
磊磊不盈掬,巧奪三山狀。
貯以白玉斗,挹注秋滉瀁。
有如澄江浄,隠映朝霞上。
泮林官獨冷,悅此助清曠。
唯求詩句易,于焉窺雅尚。
山陰昔換鵝,流傳信非妄。
公子有佳石,丹碧非一狀。
磊磊不盈掬,巧奪三山狀。
貯以白玉斗,挹注秋滉瀁。
有如澄江浄,隠映朝霞上。
泮林官獨冷,悅此助清曠。
唯求詩句易,于焉窺雅尚。
山陰昔換鵝,流傳信非妄。
公子有好看的石頭,紅的綠的形態各異。小小的一把石頭,卻巧妙地呈現出三山的模樣。把它們放在白玉斗里,好似注入了秋天的浩渺湖水。就像澄澈的江水,倒映著朝霞。泮林這個地方官員很是冷清,我喜歡這些石頭增添了我的清逸曠達。你只求用詩句交換,由此能看出你的高雅志趣。過去山陰有人用書法換鵝,這事流傳下來確實不假。
輟惠:贈送。
磊磊:眾多的樣子。盈掬:滿把。
三山:傳說中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
挹注:注入。秋滉瀁:秋天浩渺的湖水。
泮林:學宮。
山陰昔換鵝:指王羲之在山陰用書法換鵝的典故。
可能是詩人的友人有幾顆好看的石頭,因知道詩人喜愛,想把好的石頭送給詩人,只要求詩人寫一首詩作為交換,詩人于是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在泮林為官,生活相對清逸,有閑情欣賞石頭等雅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佳石和高雅志趣。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生動,巧用比喻和典故。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以詩換物、高雅交往的生活情趣。
桂滿三五夕,蓂開二八時。
清輝飛鵲鑒,新影學蛾眉。
皎潔臨疏牖,玲瓏鑒薄帷。
愿言從愛客,清夜幸同嬉。
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
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
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馬記天官設,班圖地里新。
善談方亹亹,青簡見彬彬。
方朔初聞漢,荊軻昔向秦。
正辭堪載筆,終冀作良臣。
旦出扶桑路,遙升若木枝。
云間五色滿,霞際九光披。
東陸蒼龍駕,南郊赤羽馳。
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名士竹林隈,鳴琴寶匣開。
風前中散至,月下步兵來。
淮海多為室,梁岷舊作臺。
子期如可聽,山水響余哀。
朱絲聞岱谷,鑠質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叢花拂面安。
將軍曾制曲,司馬屢陪觀。
本是胡中樂,希君馬上彈。
蜀郡靈槎轉,豐城寶劍新。
將軍臨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臺輔,寧為五老臣。
今宵潁川曲,誰識聚賢人。
布義孫卿子,登高楚屈平。
銅臺初下筆,樂觀正飛纓。
乍有凌云勢,時聞擲地聲。
造端長體物,無復大夫名。
滴瀝明花苑,葳蕤泫竹叢。
玉垂丹棘上,珠湛綠荷中。
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
愿凝仙掌內,長奉未央宮。
鳳出秦郊迥,鶉飛楚塞空。
蒼梧云影去,涿鹿霧光通。
草暗少原綠,花明入蜀紅。
誰言版筑士,猶處傅巖中。
瑞氣凌青合,空蒙上翠微。
迥浮雙闕路,遙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暉。
還當紫霄上,時接彩鸞飛。
宗子維城固,將軍飲羽威。
巖花鑒里發,云葉錦中飛。
入宋星初隕,過湘燕早歸。
倘因持補極,寧復想支機。
地鎮標神秀,峨峨上翠氛。
泉飛一道帶,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綺繡紋。
已開封禪所,希謁圣明君。
絕飲懲澆俗,行驅夢逸材。
仙人擁石去,童子馭車來。
夜玉含星動,晨氈映雪開。
莫言鴻漸力,長牧上林隈。
上蔡應初擊,平岡遠不稀。
目隨槐葉長,形逐桂條飛。
漢月澄秋色,梁園映雪輝。
唯當感純孝,郛郭引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