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經歸臨安
牛背行將老,鷗沙盟已寒。
莼鱸付張翰,書札報任安。
古學飽胸次,驚瀾翻筆端。
西湖千頃月,留取醉眼看。
牛背行將老,鷗沙盟已寒。
莼鱸付張翰,書札報任安。
古學飽胸次,驚瀾翻筆端。
西湖千頃月,留取醉眼看。
你在牛背上的歲月即將過去,與鷗鳥在沙灘的盟誓已冷。像張翰一樣把思鄉之情寄托在莼羹鱸膾上,也像任安一樣用書信傳遞消息。你胸中有豐富的古學知識,筆端能翻起驚濤駭浪般的文采。西湖千頃月色,留著用醉眼去欣賞。
牛背行將老:指在鄉間生活即將過去。
鷗沙盟已寒:與鷗鳥在沙灘結盟,這里指閑適的生活約定已不再。
莼鱸付張翰: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莼羹鱸膾,于是辭官回家,這里借指思鄉。
書札報任安:任安是司馬遷的朋友,這里借指傳遞書信。
胸次:胸中,內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友人子經要回臨安時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與子經有一定情誼,在送別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理解與祝福,在送別詩中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連夕雨盈疇。先為農家做麥秋。更放年頭晴甲子,知不。應是天公及爾游。隨事與民求。又與隨時驗樂憂。民氣樂時天亦好,休休。為爾簪花插滿頭。
方舟越大江,凌風下飛閣。仙子去不還,蒼屏倚寥廓。
商山有隱淪,丘園養其志。蒲輪徵不起,豹姿日炳蔚。赤眉除舊命,檻車強而至。解衣推食之,勉效冷官智。新律重挾書,建言干上忌。昔為王者賓,今知獄吏貴。蹈海悔無從,三尺不汝貰。異哉當時友,搏人若魑魅。
枕帳依依殘夢,齋房忽忽馀酲。薄衣團扇繞階行。曲闌幽樹,看得綠成陰。檐雨為誰凝咽,林花似我飄零。微吟休作斷腸聲。流鶯百囀,解道此時情。
負郭無緒業,因家濠湖濆。扁舟歸草堂,東溪生夏云。居然滿幽致,得與木石群。茲地風俗厚,所事不尚文。童年已樵采,壯者俱耕耘。予懷太古風,出門日。稅地給家食,借書廣前聞。野趣足心目,水流滌炎氛。群山映五柳,空翠常氤氳。隱居以求志,殷勤謝諸君。
君是東海人,卻愛吳閶土。抱得照乘珠,一朝歸合浦。此珠煜煜光欲然,掌上誰能不見憐。來從老蚌無雙美,把向明蟾一對圓。銀燈膏火千門動,上元夫人親抱送。他年拂拭向秦廷,十五連城玉爭重。
淳風悲日短,天意竟何如。怕到澆漓處,令人長嘆吁。
微涼入船窗,秋水滿湘浦。過盡前頭灘,只得夜來雨。人魚不相及,掛頰以香餌。因循十年錯,歸計覺今是。悠然望江南,日出煙靄微。倚門雙白發,屈指待兒歸。漁師來賣魚,船小風蕩漾。得錢瞥波去,不怕江流漲。朝發方良磯,莫宿白水灣。寬作一月程,須見江南山。我程可默數,中秋過江池。趁得江南米,新舂玉滿箕。棧羊割肥紅,社甕撥濃綠。再拜為親壽,起舞自作曲。閉門靜觀心,踵息閟天和。從渠江頭人,尺水一丈波。
龍樓徹五鼓,城上烏啼曙。客子思故鄉,晨衣出門去。猶顧玉堂館,忽別金陵浦。明日大江干,相思荊樹寒。
穿就荷衣著葛巾,扁舟隨意趁芳春。云林煙水無窮處,南北東西不定人。兩岸燈花迎去棹,一挑風雨半閒身。知君非乏青鸞翮,龍性由來不可馴。
竹里嘯清秋,憐君復遠游。丹已尋勾漏,藥自采羅浮。老驥懷千里,名山動四愁。何時歸故國,訪我白蘋洲。
盡日竹風談法要,無人竹影又斜陽。他時若有相應者,莫負開軒人姓黃。
陰陽運玄化,萬匯咸熙熙。蘭蕙發佳祥,曄曄見貞姿。同根固云好,并秀一何奇。光風轉新綠,清露湛瓊蕤。含翹紛旖旎,懹馨競華茲。幽芳異群卉,夙受君子知。造物寓深意,鐘瑞表明時。
風雨瀟瀟坐一亭,凝香寂寞對遺徑。燕鳩結舌頻窺樹,蘭蕙藏春不放馨。活水游魚偏自得,滿庭芳草為誰青。憑欄更有難言意,淡淡波光著數萍。
浮海鴟夷一棹多,飄然應自老煙波。身全豈合為齊相,貲累將無愧越娥。子死千金當市井,師遺一策是巖阿。會稽山下馀湯沐,士女猶傳采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