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貫時軒詩
古人憩息地,不種凡草木。
數竿何必多,可以慰幽獨。
忘憂玩芳草,怡顏眄庭柯。
豈無艷陽節,搖落將如何。
彼美軒中人,澹然對浮云。
此君有佳處,心期暗相親。
蕭蕭四時色,目擊道逾妙。
君看竹得風,天然向人笑。
古人憩息地,不種凡草木。
數竿何必多,可以慰幽獨。
忘憂玩芳草,怡顏眄庭柯。
豈無艷陽節,搖落將如何。
彼美軒中人,澹然對浮云。
此君有佳處,心期暗相親。
蕭蕭四時色,目擊道逾妙。
君看竹得風,天然向人笑。
古人休息的地方,不種平凡的草木。幾竿竹子不必多,就足以慰藉孤獨的心境。忘卻憂愁賞玩芳草,和顏悅色地看著庭院中的樹枝。難道沒有陽光明媚的時節嗎,可草木凋零時又會怎樣呢。那軒中的美好之人,淡泊地面對浮云。竹子有它的美妙之處,內心早已暗自與之親近。竹子四季都有蕭蕭之景,親眼所見更覺其中道理奇妙。你看竹子在風中,自然地像是在向人歡笑。
憩息:休息。
凡草木:平凡普通的草木。
幽獨:孤獨寂寞。
忘憂:忘卻憂愁。
怡顏:和悅的容顏。眄:看。庭柯:庭院中的樹枝。
艷陽節:陽光明媚的時節。
搖落:草木凋零。
澹然:淡泊的樣子。
此君:指竹子。
心期:內心的期許、向往。
蕭蕭:形容竹子搖曳的聲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渴望遠離世俗紛擾、追求精神寧靜的心境,看到竹子的品性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子表達對高潔品格和淡泊生活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以竹為核心意象,托物言志。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達者王孫后,清時樂未涯。諸賢典屬國,千樹素封家。鄰竹肩輿過,春云席帽斜。兵戈未須念,源水秘桃花。
出門無路達天衢,謾擁寒衾咄咄書。歲月又隨更漏盡,半生孤憤不能除。
柳邊深系木蘭橈,錦石青莎映畫橋。夜半夜河光破碎,浪喧風起欲生潮。
百尺排空玉筍青,山人端不負山靈。誰分望帝陵前錦,自是當年役五丁。
試躡登山屐,來尋云外峰。題詩喜脩竹,長嘯倚孤松。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蟄龍。慚無濟勝具,樽酒且從容。十載經行舊,松扉靜不關。巖空覷天巧,心達覺身閒。古洞無扃鎖,飛泉雜佩環。何須采芝去,此地似商顏。
塵容不忍飾,臨池思客歸。誰能別淥水,全取浣羅衣。
關西昔華胄,太尉古名臣。直節照簡冊,清風動冠紳。遂令千載下,流光播無垠。偉哉建安?,閥閱何嶙峋。夫子負杰特,學術孰與倫。蜚聲起庠序,高步凌風云。決科振場屋,射策登紫宸。詞垣清切地,列職逾十春。瞻依近日月,蒙被恩寵新。從容念先訓,所志在忠勤。于焉揭華扁,文藻?青旻。左右列圖史,退休時討論。庭空絕私謁,來往稀回輪。兢兢慎操履,栗栗保貞純。冰壺湛秋月,玉雪含幽芬。匪圖淑來裔,庶以希前人。蹇予沗侍從,托交誼彌敦。耿耿懷補報,恒恐貽緇磷。登堂仰休聞,企瞻愧后塵。作詩寫衷曲,聊以申同寅。
安仁徒撫鏡,季子豈無金。閱世真浮夢,乘秋且浩吟。云連低竹徑,鶴舞破松陰。共打蒲團坐,同論出處心。
日領花籃摘數千,高堂真是荔支仙。兒孫一一皆丫髻,綠核喧爭滿膝前。
積雨有馀潤,游云無定陰。燕飛華屋靜,鶯囀碧窗深。
獨劃靈符召紫霆,萬重妖霧掃沉腥。袖中更有飛虹劍,斬得西山大小青。
但見寒暄易,不知何所為。海潮兩度至,澗瀑四時垂。獨立看云變,閒行任路岐。吾衰矜道貴,頓起遠人思。
臨水叢花帝苑新,雖成蹊徑不成津。玉盤未獻千年實,露井先開萬歲春。
近美除州牧,多言用舊臣。正須宜令德,毋乃為斯民。沙暖潮痕淺,城春柳色新。應思陽羨路,日日望車塵。
家常見月望天涯,及到天涯卻望家。夜半覺來行帳冷,流螢飛過石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