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一二
天上月圓,萬象歷然。
地下月半,觸途成現。
見不見,包裹十虛尚余半。
聞不聞,透脫圓通徹本根。
玉漏銅壺催不得,乾坤大地一枝燈。
一處圓融一切處,無邊剎海更棱層。
天上月圓,萬象歷然。
地下月半,觸途成現。
見不見,包裹十虛尚余半。
聞不聞,透脫圓通徹本根。
玉漏銅壺催不得,乾坤大地一枝燈。
一處圓融一切處,無邊剎海更棱層。
天上月亮圓滿,世間萬物清晰分明。地上月亮半圓,所到之處皆有呈現。見與不見,這一切涵蓋十方虛空還綽綽有余。聞與不聞,能透徹圓通直達根本。玉漏銅壺無法催促其變化,乾坤大地就像一盞明燈。一處圓滿融通則一切處皆如此,無邊的世界更加高峻分明。
歷然:清晰、分明的樣子。
觸途:猶言處處,所到之處。
十虛:指十方虛空。
透脫:指透徹、超脫。
圓通:指圓融通達。
玉漏銅壺:古代的計時工具。
棱層:高峻突兀的樣子。
偈語通常是佛教高僧大德用來表達對佛法感悟、教誨弟子的。這首偈語創作背景應與佛教修行、講法相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作者在禪修或講法過程中,對佛法中圓融通達之理有了深刻感悟而創作。
此偈語主旨是闡述佛法中圓融無礙的道理,以自然現象和日常事物為喻,深入淺出。其特點是語言精煉、富有哲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語有助于信眾理解佛法,具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學價值。
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葉迥飛難住,枝殘影共空。聲疏飲露后,唱絕斷弦中。還因搖落處,寂寞盡秋風。
今年春計定何如,說道家家甔石馀。滿意為翁開笑口,老夫心事祇耕鋤。
六歌聲斷市朝空,紫蓋黃旂散朔風。厓海有心同捧日,燕臺無路可從龍。蒼梧處處愁云黑,杜宇年年怨血紅。江上孤墳勞望眼,古碑芳草夕陽中。
美人御瑤舄,別我去長安。步草俱稱植,栽花不讓潘。賢如楚令尹,秩是漢郎官。風物東陽近,聲名西峴看。人家稻禾足,公事酒杯寬。溪學郇公字,巖藏葛令丹。松間案猿鶴,花底集鹓鸞。欲作臨岐贈,冰壺秋月寒。
不見寒花破,風傳何處村。寫真詩落眼,牽夢客消魂。谷口度春雪,城頭掩竹門。幽芳抱終日,渠共爾忘言。
繡戶珠簾閉網塵,笙歌不似舊時春。黃金勒馬侯門貴,白璧鏤刀壯士殉。陸賈千金歸漢德,鉅橋萬斛識周仁。王師到處空秋草,何用衣冠系一身。
懷玉山前黃葉深,遠天烽火上人心。不知何處歌都護,拍斷尊前梁父吟。
歲晚天寒旭日晴,出門乘興小郊行。白云望斷關山路,黃葉愁添故國情。事業正須酬壯志,詩書應不誤儒生。歸來茅屋吟哦久,又見梅花月色明。
國語殊方每異聞,象胥譯館號同文。百年舊制拘繩臬,群喙狂言釀寇氛。歷算何須湯若望,佞臣終畏漢朱云。中朝可惜長城壞,誰對星軺哭海軍。
上元十日盡休衙,弦管東風帝子家。闕下放燈如白日,人來人往自諼嘩。
深鎖春風罨畫樓,杏花香里醉扶頭。何人得似任公子,相府蓮歌不解愁。
酌君以南溟一杯之美酒,俎君以羅浮萬仞之高山。五羊靈脯猶堪擘,葛令丹砂可駐顏。羨君神明察幽隱,愛君慈祥多不忍。二月河陽花滿城,一曲瑤琴發清引。鳧舄翩翻入漢京,彩毫輝映九霄明。金莖玉露看常滿,挹賜旋知步履輕。
新月當沈鉤,香芹抵垂餌。磯上坐移時,水清魚自戲。
歸來枕冷夢青螺,學舍塵封蛛網多。易對金風哀鐵馬,難堪玉米掩銅駝。西妃新導宮廷戲,廣播頻傳樣板歌。莫負陵園湖景好,夜深偷議舊山河。
鈞天有宮名廣寒,上有桂樹青團團。剛風迥隔九萬里,何人飛夢游其間。乃是螢窗讀書客,清夜神游生羽翼。手搴天上最高枝,來向人間占桂籍。我聞昔賢曾夢松,他日徵應十八公。世間萬事有先兆,精神交感潛相通。人生出處有定分,身外悠悠不須問。致身富貴須流芳,青史千年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