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官人悟道
白崖峰頂絕躋攀,到者方知到者難。
聞道裴公才一喏,便從偃老破三關。
人生有限隨流去,佛法無多掣電間。
喜見伽陀辨端的,倒騎馿子上幡竿。
白崖峰頂絕躋攀,到者方知到者難。
聞道裴公才一喏,便從偃老破三關。
人生有限隨流去,佛法無多掣電間。
喜見伽陀辨端的,倒騎馿子上幡竿。
白崖峰頂難以攀登,到過那里的人才知道到達有多難。聽說裴公只是作了個揖,就跟隨偃老突破了三關。人生有限如流水般逝去,佛法的領悟卻在瞬間。很高興看到偈語能分辨正確的道理,就像倒騎著驢子登上幡竿一樣神奇。
躋攀:攀登。
裴公:可能指裴休,唐代官員,與佛教關系密切。
一喏:古人作揖并出聲致敬。
偃老:具體所指需結合相關佛教典故,可能是一位高僧。
三關:佛教禪宗用語,代表修行的三個重要關卡或境界。
掣電間:形容時間極短,如閃電一般。
伽陀:即偈語,佛教中具有哲理的語句。
端的:正確、確切。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與佛教盛行的時代有關。唐代佛教發(fā)展繁榮,許多文人官員與佛教高僧交往密切,探討佛法。詩人可能見證或聽聞了裴公悟道之事,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達對佛法修行的感悟和對他人悟道的喜悅。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佛法修行,以白崖峰之難體現(xiàn)修行不易,以裴公悟道說明佛法可瞬間領悟。其特點是將哲理融入形象描寫,用典自然。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反映了當時佛教思想對文人的影響。
五月空山熟荔枝,兩年經暑寄巖扉。石渠天遠夢不到,藤枕林深客亦稀。賣宅拚耕桑梓里,臥鋤真詠太平時。想應山禁馀清暇,亦對薰風憶舊知。
時平無用經綸手。且閒把文章、和歐九。天氣湛清秋,便無限、山明水秀。留客飲,但愿尊中有酒。鴟夷到處須親負。尋山鳥山花、好朋友。塵世自薰蕕,抱瑤英、與君同嗅。西風外,歸去長拖布袖。
白日隱城樓,勁風掃寒木。離?隔東西,執(zhí)手異涼燠。相思咽不言,洞房清且肅。歲去甚流煙,年來如轉軸。別鶴千里飛,孤雌夜未宿。
船下清江竹節(jié)灘,長煙漠漠水漫漫。人家斷岸斜陽好,客子中流薄暮寒。
墻角株株得意時,能紅能白看成癡。清秋坐轉虛檐日,我亦如花花不知。
湖海相逢落魄年,汝歸故國我風煙。臨岐且盡壚頭興,莫說天涯乏酒錢。
校藝春闈荷主知,喜隨鹓鷺拜彤墀。夔龍禮樂隆熙代,賈董文章際盛時。闕下虹光燃寶炬,花邊云影動旌旗。尚書敷奏天顏喜,同沐恩波出鳳池。
南山陡絕石門峪,西嶺斜通亂石灘。敢勇近聞堪一戰(zhàn),莫教容易近長安。
雨聲日夜如流水,欲寫潺湲無素琴。長夜已令哀怨久,故人還使夢魂深。孤高野鶴難雙宿,斷絕秋猿祗一吟。搖落自來悲宋玉,江楓無柰更蕭森。
六代三山妒客蹤,猶余五岳可扶筇。應來我馬元非馬,悟得人龍有似龍。祭酒偶叨詩社長,通侯仍傍醉鄉(xiāng)封。煩君寄與何曾道,到老還輸阮嗣宗。
咸陽少娃十三馀。十三新弦鶯不如。商偏羽弱調烏烏。調烏烏,和纂纂。新歡長,舊歡短。
花外潮回,劍邊虹去,撫寒江千里。
宋世歐陽公,文章之鳳麟。力矯當時學,黜險而崇醇。直追韓愈步,獨得史遷神。一字落海內,金玉并爭珍。遂開蘇曾先,師表天下人。道德文章重,其學百世尊。至明鹿門子,古傳衍一薪。手評先生集,意旨晰臚陳。聞與韓柳蘇,曾王合刻均。他集予未見,此刻精絕倫。古香生篇帙,歲久乃能新。投予好古志,得之匪無因。玩觀不敢茍,毋使或泯淪。
幽居早已賦歸來,膝下賢兒勝老萊。為共遨游還舊諾,不辭耄耋伴庸才。宜春燈火豐城月,贛水煙波梅嶺杯。每憶相攜臨絕頂,蒼顏一笑眼紋開。
綠蓓繁時春欲暗,曉霜濃處信初來。今朝消息南枝露,知是微陽九地回。不著名身與句身,迥然超過亦無真。誰知終日騰騰者,便是當來本分人。都緣老罷無筋力,不是萌心有愛憎。他時聊作逢場戲,分謗圖知我亦曾。未忘一笑杯盤樂,終愛忘言氣味長。多慚居士梅花供,舉世何人解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