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詞 其七
圣學由天縱,煌煌翰墨場。
臣中羞瓘靖,戶外立鐘王。
飛動鸞窺藻,昭回斗避芒。
煥文瞻仰處,杰閣在西廂。
圣學由天縱,煌煌翰墨場。
臣中羞瓘靖,戶外立鐘王。
飛動鸞窺藻,昭回斗避芒。
煥文瞻仰處,杰閣在西廂。
皇帝的學問是上天賦予的,在書法領域光彩奪目。朝中大臣自愧不如唐代的褚遂良、虞世南,如同鐘繇、王羲之恭敬地立于門外。皇帝的書法如鸞鳥飛舞欣賞其辭藻,光芒四射讓北斗星都避開。人們瞻仰那華麗的文字之處,是西邊廂房的高大樓閣。
天縱:上天賦予。
煌煌:光彩奪目。翰墨場:指書法領域。
瓘靖:指唐代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
鐘王:指三國魏書法家鐘繇和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飛動:形容書法筆勢飄逸。鸞窺藻:像鸞鳥欣賞辭藻,形容書法美妙。
昭回:光芒四射。斗避芒:北斗星避開光芒,極言書法光彩照人。
煥文:華麗的文字。
杰閣:高大的樓閣。
此詩創作于高宗皇帝去世后,當時朝臣撰寫挽詞以悼念皇帝。在當時,皇帝的文化修養和書法造詣往往被視為國家文化昌盛的象征,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高宗皇帝在學問和書法方面成就的肯定與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高宗皇帝的學問和書法。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生動展現皇帝書法魅力,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對皇帝文化成就的尊崇。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羅羅三萬路行多,晴臘淩霜歲又過。可嘆誅求勞日月,愿從宵旰奠山河。不知誰作仲山甫,卻憶當年馬伏波。好辦屠蘇趁村鼓,時清遙聽凱旋歌。
宮殿深沉處,鶯花爛漫時。關關哢清吭,茜茜發朱蕤。天上春應早,人間日轉遲。得賢如漢盛,五字變周詩。
喉音裊裊齒冷冷,疑有清歌發后庭。聽到甚深微妙字,始知開卷是蓮經。
卅載光陰速。記當年、斜橋宅里,高堂絲竹。我十八齡君十七,璧月瓊枝裝束。爭說道、新人如玉。番錦地衣花步障,洞房深、寶勝輝金箓。騰去語,引紅燭。劫灰幾換驚心目。又浮家、乘流棲止,島壖城曲。已是神州沉陸后,猶喜一樽相屬。笑那得、珍珠十斛。隨分盤餐今日事,共兒孫、消受團圞福。教盡醉,倒醽醁。
一春芳事在青郊,紅杏將花豆蔻苗。嬉伴昨宵相約定,誰知癡雨打花朝。
淮陰不悖漢,忠信天下知。可惜智絕人,乃為兒女欺。當帝至楚時,淮陰能識幾。相攜鐘離昧,逃于東海湄。棄王如敝屣,神龍不受羈。遠追范大夫,近為留侯師。豈非明哲者,超然有道姿。
讀罷登樓賦,侵簾月正明。雀聲催遠樹,蛙鼓送三更。世事方多警,鄉關各有情。懷人頻徙倚,離思滿江城。
飄殘紅葉亂溪濱,多病翻憐作客人。野鶴從來無可似,孤筇到處不憂貧。天空雁斷心同遠,月曉梅初影自親。君去但尋沃州買,遲予共臥浙江春。
月從東殿生,叢竹照脩竦。葉間清露滴,枝上寒禽動。閒覺萬慮空,靜聞嚴鼓重。官燭剪更明,相看應似夢。
匿人背面初,濃笑知難忍。飛紅忽撲懷,便覺春風近。
佳晨爛漫隔籬枝,水國煙霜落木時。百里廬山堪勝絕,三秋鴻雁獨歸遲。肩輿尚爾行花縣,戲馬應渠載酒卮。止飲經年還肺病,蕭條一任北風吹。
獨立空搔首。問當前、摶蛟射虎,更誰身手。海水群飛天吳舞,目送龍蛇驚走。笑無恙、舌存吾口。偃蹇青山來堂上,共龕書、匣劍長廝守。渾不管,肘生柳。仙鄉畢竟亡何有。便湘江、一蓑煙雨,早成輕負。恰喜素心人三五,又聽離筵歌奏。況同是、傷時懷舊。他日乘桴歸來也,愿重逢、須在收京后。相與勸,白門酒。
玉輦春游夜未央,紫衣侍史謾焚香。黃金鎖合鴛鴦殿,無限春風到海棠。
試問春韶光,何事容易老。一點丹心死不灰,馀生未便委芳草。試問夏祝融,何事苦憑陵。安得金風起天末,大驅涼雨滌炎蒸。試問秋疏檐,落葉何蕭蕭。黃花如有故人意,相對籬邊共濁醪。試問冬滿面,朔風何獵獵。雪里梅花度暗香,騷人頗有詩相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