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謠
鳩婦勃谿農荷鋤,身披袯襫頭茅蒲。
雨不破塊田坼圖,稊稗青青佳谷枯。
大婦碓舂頭鬢疏,小婦拾穗行餉姑。
四時作苦無袴襦,門前叫嗔官索租。
鳩婦勃谿農荷鋤,身披袯襫頭茅蒲。
雨不破塊田坼圖,稊稗青青佳谷枯。
大婦碓舂頭鬢疏,小婦拾穗行餉姑。
四時作苦無袴襦,門前叫嗔官索租。
斑鳩咕咕爭吵,農夫扛著鋤頭,身披蓑衣頭戴斗笠。雨下得小沒濕透土地,田地干裂如地圖,稗草青青,好谷卻枯萎。大媳婦舂米頭發稀疏,小媳婦拾穗去給婆婆送飯。一年四季勞作辛苦卻連短衣褲子都沒有,門前還傳來官吏憤怒催租的叫罵聲。
鳩婦:斑鳩,這里指雌斑鳩,古人認為雌斑鳩叫聲似爭吵。勃谿:爭吵。
袯襫:蓑衣。茅蒲:斗笠。
破塊:使土塊破碎,指雨水滋潤土地。坼圖:裂開如地圖。
稊稗:雜草。
碓舂:用杵臼舂米。
行餉姑:去給婆婆送飯。
袴襦:褲子和短上衣。
叫嗔:憤怒地叫罵。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社會以農業為主,農民深受自然環境和官府賦稅的雙重壓迫。詩人目睹農民的艱辛生活,憤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農民生活困苦,突出官府催租的殘酷。特點是描寫細致、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社會現實、同情民生疾苦詩作的代表,具有一定價值。
酒醒夢后對罘罳,蝴蝶莊周鎮可疑。物化何當委蛻處,人生除是忘情時。登山長史千秋慟,抱柱微生異代知。永夜奚囊重檢點,相思竟作萬行詩。
清秋染翰在江船,留客高歌對酒筵。風振云林時??,岸回石瀨故濺濺。丹霄鶴唳牙檣側,碧海龍吟玉斝前。已激壯懷頻鼓鋏,不勞別調更鳴弦。
遙持玉節鎮長安,百辟嚴趨仰豸冠。私謁不通霜滿面,秋毫無犯鐵為肝。一封丹詔來春殿,三品清銜貳夏官。幸際升平戎事少,委蛇日日侍金鑾。
宦海淪人倍黯然,步虛猶自夢游仙。誰言葉縣羈王子?亦有丹砂化稚川。蝸角功名同過隙,壺中日月浩無邊。年來悟得浮生理,閑注黃庭手自編。
徐吳收戰馬,閩粵遂夷歌。水斗潮難至,郊寒壘漸多。鯨鯢今未滅,舟楫問如何。爾輩看銅柱,中原有伏波。
酥潤花枝垂苑囿,珠生荷葉滿池塘。金人掌上秋宵冷,留與君王飲玉香。
驕慢還從種姓深,便于正法漫相尋。君逢窮巷躬行士,縱不折腰先折心。渴飲饑餐情欲萌,漸于貪著起紛爭。一時四姓因緣在,便失當初自照明。
一別踰三月,相思復幾回。山林多勝事,伯仲總英才。舊集題華鄂,新居辟草萊。遙知風月夜,綵侍進霞杯。
玉鉞光華引六虬,天街萬燭擁宸游。端門五夜開黃幄,月在蓬山頂上頭。
遠別離,天有參商之二星。東西相隔數萬里,中有一帶天河橫。天河水流直到海,織女牽牛兩相待。早知離別如參商,不用靈鵲為河梁。寧為參商不相識,庶免郁郁愁中腸。河可填,海可塞,別離之恨無終極。
下方無計避浮名,且向空門話道情。久廢琴書緣性懶,乍拋章綬覺身輕。山僧臘共雙松古,野客心同片月清。亦欲斷緣依法住,經函茗椀了馀生。
清泉白石舊成鄰,謖謖松風灑鬢新。行過溪橋須稍待,長安恐有拂衣人。
萬木陰中鎖泬寥,晨門跋馬聽蕭蕭。故人自欲分茵去,逐客何妨折簡招。共對春風班露草,卻隨明月下溪橋。擊鮮故有諸郎在,三尺銀刀貫柳條。
吾鄉荒僻處,土屋筑三間。墻外栽五柳,門前水一灣。吟詩參鳥語,得意樂魚潛。此亦成高隱,何須入遠山。
吳王池館遍重城,閑草幽花不記名。青蓋一歸無覓處,只留雙檜待升平。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