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程正輔春日催諸公行樂之什 其二
桃李無言摘未稀,可憐郁郁復菲菲。
湖邊況是人皆去,花底由來我不違。
飛蓋追隨春已晚,題詩準擬日爭暉。
古人秉燭豈不偉,莫待芳年寂寞歸。
桃李無言摘未稀,可憐郁郁復菲菲。
湖邊況是人皆去,花底由來我不違。
飛蓋追隨春已晚,題詩準擬日爭暉。
古人秉燭豈不偉,莫待芳年寂寞歸。
桃李默默不語,果實還未采摘殆盡,令人憐惜它們枝葉茂盛、花朵紛繁。何況湖邊人都已離去,我向來與花底相伴不違背。乘車出游追尋春光,可惜春天已近尾聲,題詩時希望能與日光爭輝。古人秉燭夜游難道不偉大嗎?不要等到美好的年華在寂寞中過去。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菲菲:形容花草香氣濃郁。
飛蓋:飛馳的車輛。蓋,車蓋,代指車。
準擬:打算。
秉燭:指秉燭夜游,及時行樂。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程正輔是蘇軾的表兄,二人常有唱和。此詩可能是在春天將盡時,程正輔有春日催諸公行樂之作,蘇軾依韻和詩,表達自己對春光和時光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珍惜春光、及時行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桃李等景傳達情感,引用典故增添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不是蘇軾最著名的作品,但也體現了他詩歌的風格和思想。
匣底芙蓉泛雪波,筆花終古薄銀河。丈夫身量知多少,不向麒麟閣上過。
萬籟止不作,寂寂山居夜。鼓聲起神祠,磬聲來佛舍。幽人啟樓窗,片月光相射。此景不可孤,呼兒具杯斝。
小亭野渡,正愔愔風雨,更添凄麗。簌簌飛花驚客夢,夢佇此身何地。暗碧蒙籠,斷紅潮汐,負盡平生意。數聲啼鴂,一舟如葉天際。長憶露飲名園,淺嚬低笑,月照頹云髻。漠漠空香何處認,舊約薔薇花底。明滅云濤,徘徊班草,去去人千里。哪堪孤影,漸流春夢東逝。
眼底青山愛頗真,何妨日日對嶙峋。今朝卷幔無山色,惆悵還如別故人。
南海衣冠氣,登樓憶郭公。危言回日月,正論褫奸雄。在術原高道,其愚顯大忠。至今懷主意,春色照丹楓。
偶逐人間戲劇游,卻荒員嶠舊滄洲。別來白玉田應熟,會見黃河水倒流。瑤草豈曾須雨露,琪花猶自閱春秋。天庖剩有青霞液,幸洗孤懷萬古愁。
山似圓珠浴碧□,淩空□□□□□。一番雨過青堪掬,四際煙收翠作團。障月□□迷鶴夢,停云爽氣逼人寒。懸知絕頂多梧竹,欲借秋風翔鳳鸞。
客思如春日日深,莫令鶗鴂損芳陰。忽逢佳士能傾蓋,那用高眠有抱衾。陌上正歌歸緩緩,尊前聊酌夜沉沉。君詩也得池塘夢,沈謝風流尚可尋。圣門功業海同深,大禹猶曾惜寸陰。知有詩書消永日,不將狐貉愧寒衾。定心應已觀川逝,闊步何須嘆陸沉。聞道北山蘭正好,果堪紉佩即幽尋。桃李無言春事深,便看園樹欲交陰。永懷北固吹長笛,一醉春風典破衾。金羽喜從幽谷出,錦鱗貪引翠竿沉。好傳消息睎曾點,莫把平生問李尋。
一生憫憫寄儒冠,客路羈愁特地寒。擬倩幽梅當供給,旋添疏竹報平安。
十摺還將一幅裁,卷舒妙理轉堪猜。輕羅小制偏疏散,天馬山前歸去來。
終古紛爭地,當年克讓風。畫如分易象,度亦合天工。疏密群星似,縱橫末俗同。無窮機與巧,不出數行中。
花移北窗日,竹灑南榮風。雙燕語度水,一蟬吟流空。晉安施宜生,別我吳城中。因談三山秀,問爾長春宮。但云草木繁,巳無臺觀隆。功名不值一杯水,忽然使我懷莊公。君平昔日于此地,延年秘訣留山翁。飄飄今日拂衣去,亦可巖壑求遺蹤。他年我作石,?其待之降虎峰。
支遁真同許掾游,如今芳跡在浮丘。銀缸幾度羲皇話,卻笑彭篯易白頭。
懶囀鶯潛密葉,多情蝶訪幽花。城上半規日落,村中一縷煙斜。
小舟重到,上危亭獨坐,半規涼月。幾點星寒風瑟瑟,吹起蒹葭如雪。草樹迷濛,汀洲岑寂,萬里云山疊。玉人何處,倚欄凝佇天末。舊跡遺鈿難尋,冷香一縷,指撚煙明滅。翠袖娉婷初遇處,飛落蕭蕭紅葉。誰解幽懷,暗驚流水,顧影霜堪鑷。雁啼南浦,聲聲秋老江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