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諸公過敝廬賦詩
埃鬰一炎方,何處不庳濕。北窗但掃地,所向若維縶。
及茲澍雨過,信是高秋立。便有好事侶,俱來負郭集。
中庭樹陰滿,燀氣清且急。胡床各蕭散,頗覺涼氣入。
道喪千載余,世路日險澀。朋知得若人,風流有所及。
西山一牛鳴,時哉先圣集。興來浩蕩游,胡為若羈馽。
埃鬰一炎方,何處不庳濕。北窗但掃地,所向若維縶。
及茲澍雨過,信是高秋立。便有好事侶,俱來負郭集。
中庭樹陰滿,燀氣清且急。胡床各蕭散,頗覺涼氣入。
道喪千載余,世路日險澀。朋知得若人,風流有所及。
西山一牛鳴,時哉先圣集。興來浩蕩游,胡為若羈馽。
炎熱郁悶的南方,到處都是低矮潮濕之地。我在北窗下只是掃地,卻感覺處處都像被束縛住一樣。等到這場及時雨過后,確實已是高爽的秋天來臨了。便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都來到我這城郊相聚。庭院中樹木的陰影鋪滿地面,燥熱的暑氣迅速消散,變得清爽。大家隨意地坐在胡床上,頗能感覺到涼氣襲來。道德淪喪已經一千多年了,世間的道路一天比一天艱險難行。能結識到這樣的朋友,他們的風流韻致能夠感染我。西山距離這里很近,當年先圣們就在那里聚集。興致來了就盡情地出游,為何要像被束縛住一樣呢。
埃鬰:炎熱郁悶。炎方:南方。
庳濕:低洼潮濕。
維縶:束縛。
澍雨:及時雨。
負郭:靠近城郭,指城郊。
燀氣:熱氣。
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
朋知:朋友。
牛鳴:指距離較近。
羈馽:束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道喪千載余,世路日險澀”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道德風氣不佳、世事艱難的時期。詩人在立秋之日與好友相聚,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當下社會的看法以及與友人相聚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社會現狀,同時表達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先抑后揚,從環境的壓抑過渡到相聚的愉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
孟子能文自老成,早于國語亦留情。省中醉墨題猶在,闕下新知誰與行?紈扇晚涼詩自寫,翠鬟情重酒同傾。接輿莫更閑歌鳳,只可佯狂了此生。
天際驕霞橫彩練,夜涼燈暈深深院。怕近黃昏芳意懶,簾半卷,紺紗低護腰肢軟。記得畫堂南畔見,春心早被秋波剪。屏掩金鵝憐夢斷,添凄怨,銀壺漏與釵聲亂。
松間清月佛前燈,庵在孤峰更上層。犬吠一聲秋意靜,敲門時有夜歸僧。
九水匯荊楚,一樓名古今。地連衡岳勝,山壓洞庭深。宿雁落前浦,曉猿啼遠林。倚闌搔白首,空抱致君心。
故人宦轍各西東,欲到荊南恐未逢。地主何須尋李尹,洞名原自屬張公。紅灰酒美衣須當,紫竹箘肥詩自工。有個墨翁應識我,謾憑把筆記行蹤。
乍飛來、知還倦鳥,桂林枝好堪住。翩翾忽憶同林友,曾寄衡陽書字。雁不語。憑鵲訊、天河泛濫橋難渡。思君正苦。恨如夢浮生,如煙舊影,日日人遲至。多少事,況待君同聽取。算來知己何許。含情未必逢鸚鵡,謠諑尚輸人妒。姑且去。幸贏得、小紅低唱傷心句。滿天飛絮。切莫學蛛絲,糾纏定在,檐角招風處。
短棹下吳門,連朝雨色昏。青山斜帶郭,碧水曲通村。香稻秋將熟,幽花晚更繁。歸途無限意,惆悵與誰論。
芳歲不可駐,逢君京洛間。燈花照酒落,詩草對人刪。霜月披林白,風煙薄鬢斑。相過慰寒色,爛醉莫言還。
早不記,人間世。一洞潺潺春水。為今番、天臺逢仙子。費修行三世。便指青天起誓。道今生不二。終日奉妻尊、遵妻旨。整一隊、小把戲。
蓮開宮沼年年盛,香染斑衣葉葉新。愿借琴音奏清雅,薰風涼殿壽雙親。
年來懶病頻疏客,詩思多君發興長。閉閣不禁炎夏苦,聞君詩思轉凄涼。
力挽天河洗甲兵,爭如談笑凈胡塵。山東名并山西重,歷數從來有幾人。
瀛洲同會舊諸生,分省西秦重此行。河上未收胡地馬,關中猶駐漢家兵。窮秋轉餉多民隱,圣代旬宣屬老成。不負平生憂國志,按圖先問受降城。
煙霧霏霏濕麝煤,文生綠硯硯生苔。天風拂地鳳笙下,楚雨入吳龍女回。石壁水花泉涌出,海棠春色鳥銜來。洞天只在風塵外,門外游塵拂不開。
無何有醉隱,稱是飲中仙。玉瀣涵金液,金波養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