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師川韻喜雨呈彥章 其一
綠塘深漲雨,紅芰靜舒花。
臥上三竿日,晴喧兩部蛙。
老饕猶善飯,水厄怯逢茶。
擬到新池畔,來尋謝客家。
綠塘深漲雨,紅芰靜舒花。
臥上三竿日,晴喧兩部蛙。
老饕猶善飯,水厄怯逢茶。
擬到新池畔,來尋謝客家。
綠色池塘因雨而水位大漲,紅色菱角安靜地綻放花朵。我一直睡到太陽升起三竿高,晴天里能聽到蛙聲喧鬧。我這貪吃的老頭依舊胃口很好,卻害怕遭遇茶這種‘水厄’。打算到新池塘邊,去尋訪像謝客(謝靈運)那樣的高人。
芰:菱角。
三竿日: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上午八、九點鐘。
兩部蛙:指蛙聲。南朝孔稚珪不事產業,門庭草萊不剪,中有蛙鳴,他說‘我以此當兩部鼓吹’。
老饕:指貪吃的人。
水厄:魏晉時,北方人不習慣飲茶,稱茶為水厄。
謝客:指謝靈運,他小名客兒。
師川是呂本中表叔謝逸的字,彥章為謝薖。此詩創作于詩人經歷一番生活后處于相對閑適之時,可能是在鄉村居住期間,恰逢下雨有感而發,表達對友人的想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閑適心境與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自然,善用意象和典故。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日常化的創作風格,豐富了宋詩的表現內容。
白水青山不礙禪,登高臨遠意翛然。
老梅臥雪香逾遠,瘦柏凌霜骨更堅。
四海交游多契闊,一生陶寫頼詩篇。
人間萬事俱拋棄,自此閑居又幾年。
天地一深翁,匡廬氣所鐘。親傳厚齋業,優得考亭宗。
勁節霜崖竹,高標雪嶠松。滄溟含雅量,干莫避辭鋒。
元老皆知敬,??夫獨不容。畏涂嘗跌足,道院??潛縱。
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魂應歸帝所,人盡哭堂封。
有道存方冊,無名上景鐘。死生今隔異,湖海昔過從。
芻束無繇致,愁凝五老峰。
身寄孤猨野鶴鄉,邇來真與世相忘。
東南地闕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陽。
根有茯苓松色異,土生蘭茝蘚苔香。
細將萬事都思徧,唯有閑居味最長。
吾生癖而慵,煙霞成痼疾。
千山復萬山,曾不厭深密。
廣廈非所睎,分甘死蓬蓽。
或問予如何,高明鬼瞰室。
了無一事可相拘,布襪青鞋信所如。
亂石荒苔樵子徑,竹籬茅舍隠人居。
山林真樂須還我,朝市閑名不問渠。
頗謂行窩安樂法,遠勝叔夜養生書。
山勢逶迤九鎖分,洞天終自異人群。
君王在昔曾游幸,故老猶今述見聞。
瀑濺鶴衣明似雪,氣蒸龍穴暗成云。
夢回髣髴鳴笙磬,定有游仙拜老君。
楊柳蔭華館,菡萏生回塘。
薰風散炎蒸,積水生夜涼。
長歌滄浪曲,可洗冰炭腸。
主人不知愛,白頭猶異方。
岞崿多奇觀,人疑是假山。
松亭藏霧黑,苔壁上云斑。
棧閣凌空險,巖棲履石艱。
鶴眠庭樹穩,僮汲井泉慳。
鐘磬青冥上,香燈杳靄間。
志圖曾舊覽,題詠未經刪。
疊嶂森南面,雙溪轉北灣。
飛橋攔水斷,古邑帶煙閑。
猿嘯穿林遠,樵聲過嶺巒。
客尋清梵至,僧背夕陽還。
我亦頻來此,柴門不要關。
散逸羲皇上,風流晉宋間。
金蓮推寓直,玉筍竟虛班。
名在方為重,身榮等是閑。
知心千古月,耿耿照泉關。
客中難度日,池上獨徘徊。
露冷芙蕖死,天高鴻雁來。
枯莖寧再潤,群叫易成哀。
對此能無感,吾親在夜臺。
此水昔年人不見,梵僧來說始知名。
飛揚半雜煙嵐氣,斷續全同風雨聲。
四壁倚空疑鬼鑿,一峰當面自天成。
雖然未作山中住,曾到山中夢亦清。
人壽百年三萬日,有誰曾滿百年來。
騰騰任運聊堪樂,汩汩勞生盡可哀。
富貴惟增身外累,酕醄當覆掌中杯。
到頭一等皆歸死,未死須教笑口開。
古樹兩三株,人家四散居。
草簷經雨爛,沙路過潮虛。
漁罷籬懸網,耕歸壁掛鋤。
相呼命鄰叟,農隙課兒書。
群動夜中息,霜清月滿林。
野僧無俗事,幽興寄瑤琴。
澹澹思歸操,悠悠太古心。
希聲在自得,不必為知音。
閑門絕塵鞅,松栝皆肺肺。
言忘見道真,靜極聞天籟。
野菜寧加糝,山衣或無帶。
此心茍不欺,貧賤亦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