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諸方行化 其六
林下既了空,塵中須達事。
隨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寶器。
寶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林下既了空,塵中須達事。
隨事了真空,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淘镕成寶器。
寶器盛醍醐,是曰甘露味。
在山林中已經領悟了空性,在塵世里還需通達世事。隨著具體的事情去體悟真空之理,從自我的空性中開展教化之事。在事與空的相互交融中,經過磨煉成就寶貴的法器。這寶貴的法器盛裝著醍醐,這就是所謂的甘露之味。
了空:領悟空性,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皆空。
達事:通達世事。
真空:佛教用語,指超越一切色相的空的境界。
展化事:開展教化之事。
淘镕:原指冶煉金屬,這里比喻磨煉。
寶器:佛教中比喻有修行根基、能承載佛法智慧的人。
醍醐:在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智慧。
甘露:佛教中象征佛法能給人帶來清涼、解脫的滋味。
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興盛時期,作者作為佛教修行者或倡導者,為了鼓勵修行者不僅要在山林中潛心修行領悟空性,更要積極到塵世中去開展教化之事,以傳播佛法智慧,普度眾生。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修行者要將出世的空性智慧與入世的度化之事相結合。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闡述抽象的佛教哲理。在佛教文學中,它為修行者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和方法。
如許清才屬妙齡,眼中皂白自分明。一囊風雅包長吉,滿紙云煙掃率更。既把鳳歌非楚隱,肯將蚓操是于陵。南游再得真州訣,管使成功似折莛。
逐逐耽耽不受鞿,自誇彪炳好毛衣。臨江尾作張帆渡,下嶺身疑傅翼飛。收谷杏林慚服役,聽經蓮座肯歸依。咆哮必久遭神怒,草際須防獵戶機。恨他兇猛更貪饕,合鎖東虞舊日牢。萬疊云山營窟地,一身牙爪殺人刀。死方枕骨寧為勇,生敢撩頭始足豪。瞋目草間如叱狗,會教弭耳向吾曹。
閉門無所事,歲月忽已極。豈敢空絕交,出門諒安適。是非斂外慮,文字堆四壁。堯舜參在前,孔孟凜居側。昆崙默泛覽,萬里在瞬息。夐古時幽尋,千年僅頃刻。悠悠富貴士,此趣猶未得。胡為逐車馬,辛苦牽事役。
遍歷清華地,星辰紀未周。雄文藏鳳閣,直筆著螭頭。聞望高簪紱,論思動冕旒。從班無跬步,底事卻回辀。
炎海無霜菊后開,卻留蓓蕾待陽回。寒枝未放籬頭信,暖律先噓荻孔灰。
江空漠漠水云平,千里歸舟一葉輕。記得小陂三度興,五更燈火讀書聲。
古剎云長封,絕頂出云外。君欲看白云,更上九層剎。
望盡西山十里湖,平洲縹緲水縈紆。潛腥久識魚龍近,倒影長憐島嶼孤。落日微風吹白浪,深春細雨出青蒲。經過幾度懷遺跡,百尺荒臺草半蕪。
花頭垂雨重,朵朵濕云邊。日照寒英少,霜含苦蕊偏。秋深惟汝在,歲晏欲誰妍。野外還遲暮,相尋及雪前。饑春愁谷盡,菊葉正鮮新。欲種無閒地,能餐即古人。蘭分肥士滿,竹作短籬頻。甘雪多瀸潤,苗長欲過鄰。
任道崇儒素,虛謙不近名。門庭規以睦,涂路畏夫清。世固推源委,人今孰統盟?;拭鞒晷舻?,四表亦歡聲。
虛閤清風竟日留,白云暗對小窗幽。我題名字瑯玕上,珍重霜標柰得秋。
南國風煙暗客塵,鳳凰山上百花春。煩君話我相思苦,十載西湖欠一人。
皇心憂喜與民同,帝意深憐歲不豐?,帣z何時下仙界,瑞花一昔覆寰中。和聲已自消疵癘,陳廩從知飽困窮。今世皋夔活國手,信知人職代天工。詩力骎骎雅頌同,人言平處逼熙豐。清篇自昔傳平水,妙曲何人和郢中。頗怪鯨牙須手攬,懸知鼠技笑吾窮。衰慵合袖推敲手,且可旁觀斲鼻工。
我有田疇,爰父殖置。我有子弟,爰父教誨。
都門雪霽作春泥,車馬度撟西。良鄉古道,舉家南去,不似一來時。雞聲茅店月如眉,寒氣逼征衣。依依柳色,遲遲春日,應念舊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