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使君閔雨
布谷催耕候已深,驕陽未肯化為霖。
一年鈴閣傳齋禁,三月花時負賞心。
空谷靈湫能奮響,叢祠古木已成陰。
侏儒飽死渾無計,屬耳頹墻聽雨音。
布谷催耕候已深,驕陽未肯化為霖。
一年鈴閣傳齋禁,三月花時負賞心。
空谷靈湫能奮響,叢祠古木已成陰。
侏儒飽死渾無計,屬耳頹墻聽雨音。
布谷鳥催促著耕種,時節已深,可熾熱的太陽卻不肯化作甘霖。一年來官府都在傳布齋戒祈雨的禁令,到了三月花開時節也沒了賞景的心情??展壤锏撵`泉能發出聲響,叢林祠廟的古木已枝葉成蔭。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全然沒有辦法,只能靠著頹墻傾聽雨聲。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布谷:鳥名,又名杜鵑,其叫聲似“布谷”,常于春耕時啼叫,提醒人們耕種。
霖:久下不停的雨。
鈴閣:指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齋禁:齋戒的禁令,舊時祈雨常需齋戒。
靈湫:深潭,傳說中能興云作雨的地方。
叢祠:叢林中的神廟。
侏儒:原指身材矮小的人,這里比喻那些尸位素餐、無所作為的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當時處于農耕時節,遭遇嚴重干旱,州郡長官組織祈雨活動。詩人看到干旱對農事的影響,以及官員在應對災情時的無能,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干旱災情及對官員不作為的批判。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社會現實相結合,以質樸語言表達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人文關懷。
云門披霧磴,石脈響流泉。殿閣銜山轉,香蘿拂徑懸。盤松低覆地,復道上摩天。向晚生幽思,長林起夕煙。
風流詞藻郢中才,酒熟黃花對客開。高閣秋陰寒薜荔,一簾霜葉點莓苔。醉來澤畔如相問,賦就江南祇自哀。意氣千秋吾黨在,不妨月下數銜杯。
才調縱橫興未闌,百家詞筆判還難。歸來自笑違時序,暑日炎天偏受寒。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條風吹臘媚初辰,六十俄驚又一春。總為書生心事足,翻欣甲子歷頭新。薦來椒酒顏從赪,浴得桃湯鬢已銀。不向青童覓如愿,豈煩朱紱掛吾身。
太行西北云橫目,一日九回腸斷續。舍官就養誠所愿,百口煎熬食不足。逆行倒置坐迂闊,相負此生惟此腹。茲行遠去父母國,戀戀不同桑下宿。山長水遠苦愁人,不覺秋風驚鬢綠。平生拙宦失捷徑,蘭蕙當門為誰馥。文章既不一錢直,五經安用窗前讀。東涂西抹竟何有,坐嘆馬鞍消髀肉。公家無補一毫發,鼠竊太倉饕寸祿。既無里嫗誰乞火,未有先容莫投玉。天涯懷抱為誰開,盡寫窮愁入詩軸。
江南芳欲齊,淮北綠初抽。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回風蕩枉渚,落日多驚流。榜人告宵征,剌剌生百愁。去棹若攀崖,來帆如赴湫。大小各有營,貴在中所求。庶卉趣春陽,枯荄亦懷柔。茲請茍未諧,何以返故疇。沒為九原愧,存為高堂憂。亦知鬒畏素,遘此不能休。
妾為水中蘋,君作水中藻。一浮與一沈,花葉難相保。
相思無終極,長夜起嘆息。徒見貌嬋娟,寧知心有憶。寸心無以因,愿附歸飛翼。
家住清溪上,山光滿竹林。共憐簪組累,徒系故園心。
牛斗星邊禹貢州,東南屏蔽大江流。向來明月珠簾夢,不信秋風夜柝愁。皂角林前野地寬,新塘路口草泥乾。天乎如此功名事,成敗觀人自昔難。茅屋蘆門半市坊,居民無事亦軍裝。愁來莫上城頭望,西北浮云接太陽。月明城上響邊笳,一枕三更夢到家。不耐楚氛真僻性,賦詩酌酒與瓊花。土霧如蒸暴暑天,燭龍偏駐柳邊船。三清觀里風廊午,滿意題詩借榻眠。
近時鄉里喜相陪,約社占農日往來。兩月看山逢酒熟,幾年栽樹見花開。每緣芳草多扶杖,為愛東風小筑臺。忽憶樾森樓外徑,久無車馬散蒼苔。
花卉兩三叢,蜂蝶共游戲。仰觀造化心,無限惜春意。
參佐名藩仗俊才,乞身飛疏入金臺。人間晴雨渾無定,天際浮云任去來。薇省無緣淹鳳鳥,棠陰遺愛洽蒿萊。錫山歸□□□杖,花萼爭隨笑口開。
紺海掣微云,金井暮涼,梧韻風急。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綃乍洗,素娥忺,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跡。竹房苔徑小,對日暮、數盡煙碧。露蓼香涇,記年時相識。二十五、聲聲秋點,夢不認、屏山路窄。醉魂幽揚,滿地桂陰無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