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遺愛廟碑
楚續光輝存簡策,漢碑突兀鎖期思。
風云會合當年事,簫鼓喧闐此日祠。
弱嗣負薪廉節著,怪蛇膏劍德名垂。
廟封又見標遺愛,子產英靈想已知。
楚續光輝存簡策,漢碑突兀鎖期思。
風云會合當年事,簫鼓喧闐此日祠。
弱嗣負薪廉節著,怪蛇膏劍德名垂。
廟封又見標遺愛,子產英靈想已知。
楚國延續的光輝事跡記載于史冊之中,漢代的石碑高聳在期思之地。當年風云際會的大事,如今祠廟中簫鼓喧鬧。弱小的后代背著柴草,彰顯出廉潔的氣節;怪異的蛇與膏劍的故事,讓美德聲名遠揚。又看到廟被封為‘遺愛’,想來子產的英靈已經知曉。
簡策:指古代用竹簡編成的書籍,這里代指史冊。
突兀:高聳的樣子。
期思:古地名。
風云會合:比喻有才華、有作為的人在難得的好時機聚合。
喧闐:聲音大而雜,喧鬧。
弱嗣:弱小的后代。
負薪:背著柴草,這里可能表示生活貧苦但堅守氣節。
怪蛇膏劍:可能是當地流傳的與廟中所祭祀人物相關的神奇故事。
遺愛: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
子產:春秋時期鄭國著名政治家,這里可能是廟中祭祀的對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提到‘漢碑’和‘遺愛廟’來看,此廟可能歷史悠久,與漢代有一定關聯。詩人或許是在參觀遺愛廟時,有感于廟中所祭祀人物的事跡和當地流傳的故事,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注重對歷史人物美德的宣揚和傳承。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遺愛廟所祭祀人物的德行。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通過意象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對于研究當地文化和祭祀傳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放盡群花春欲歸,惜春游樂幸相依。不堪風雨成暌阻,臥聽蕭騷灑竹扉。
熟寢翻知計慮長,閒齋一枕事都忘。自然便是無何境,夢到華胥亦異鄉。
伊誰香火有前緣,
秋谷才名竟世傳。
獨向牙琴托心契,
墓門焚刺一凄然。
寶扇輕圓淺畫繒。象床平穩細穿藤。飛蠅不到避壺冰。
翠枕面涼頻憶睡,玉簫手汗錯成聲。日長無力要人憑。
欣逢勝友坐亭檐,別久相看白發添。
逸趣都從閑況得,高談那把世情拈。
吐珠敲玉陳驚坐,傍柳隨花夏不炎。
更喜山中疏禮法,野人雞黍未傷廉。
大隱能諧俗,時敲鄰叟門。
老猶貪戲謔,熟不敘寒溫。
豈冀名傳世,何妨語近村。
偶留亭午飯,盞盞到黃昏。
爛柯真訣妙通神,
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
得饒人處且饒人。
無限意,淵默自堪傳。
未著跡時皆妙諦,一成行處便陳言。
春夢幾時圓。
六郡連三輔,秦城接楚疆。
無非游俠地,總是少年場。
萬戶片言得,千金一擲亡。
青樓多艷婦,雖老覓徐娘。
廿載流離,怕說飄萍,怕看轉蓬。嘆家山萬里,月明何處;朔邊千嶂,云暗低空。獨立龍沙,悵然回首,神黯心傷何去從?知何日,可掛帆滄海,快馭長風!
雄雞遍唱寰中,看江水滔滔總向東。又躋身學府,恍如前夢;仰聆師訓,恰與昨同。佳節迎人,清輝滿目,杯酒好舒冰雪胸。看明日,定天高云淡,最適征鴻。
舊業齋州岱岳東,湖西持檄遠宣風。
肯因鼯鼠將機發,曾見全牛落刃空。
感激每憑青史信,委蛇方退紫薇公。
喬林莫遽思高尚,混跡漁樵世不同。
不到廬山不是僧,
斯言斯語亦何曾。
珙今興盡還歸去,
五老依前倚碧層。
明珠翠羽。小綰同心縷。
好去吳松江上路。寄與雙魚尺素。
蘭橈飛取歸來。愁眉待得伊開。
相見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懷。
道人何處領天機,
都在吳仙手一揮。
千古乾坤千古夢,
誰知魚躍與鳶飛。
天街晴雪照簾櫳,萬戶千門似郢中。
先向曉營添朔氣,卻隨春仗轉條風。
上林花信梅邊出,太淑波聲柳外通。
郢客高歌誰屬和,巴人下曲本難工。
金鱗不見自徘徊,
幾向洪波擲釣回。
三月海門看汝躍,
桃花浪里一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