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仙巖
此地一為別,風塵歧路賒。
登臨原有待,巖谷更重華。
石竇寒凝髓,虹梁迥綴霞。
仙源端可狎,飛轡繞林涯。
此地一為別,風塵歧路賒。
登臨原有待,巖谷更重華。
石竇寒凝髓,虹梁迥綴霞。
仙源端可狎,飛轡繞林涯。
我與這里一別之后,在塵世的岔路上走了很久。一直期待著再次登臨,如今這巖谷更加光彩華美。石穴中寒氣凝結如髓,彩虹般的橋梁遠連著云霞。這仙源真可以親近,我騎著快馬繞著林邊飛馳。
賒:遠。
石竇:石穴。
虹梁:形狀如彩虹的橋梁。
端:真,確實。
狎:親近。
飛轡:飛馳的馬。轡,馬韁繩。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離開此地一段時間,之后重游仙巖,可能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心境閑適,才有興致重游并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仙巖重游之景,突出仙巖景色的奇幻美妙。其特點是語言優美、意境奇幻。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和出色的描繪能力。
洛陽高品移來滿,南海雕籠入貢頻。惟有武英邊□詔,從游常看上林春。
愁鬢驚秋簟,幽棲夢亦安。辛勤唯采蕨,報答此和丸。煙雨從芒屩,風華傍鹖冠。京華高馬足,客思濁漳干。
雨馀云氣渺三江,松月徘徊拂夜窗。坐對縣河瀉千古,故知難并隴頭瀧。
廬山萬丈倚青冥,翠壑丹崖列畫屏。不得維舟恣游覽,塵埃滿面愧山林。
桂影婆娑玉殿涼,風傳花漏夜聲長。內人亦有思仙者,月下吹簫引鳳皇。
向晚荷風一院香,芭蕉簾外月初黃。熒燈作隊勞相引,九曲橋邊來乘涼。
道上飛來燕,簾間不避人。
今我對酒哽咽不能飲,諸君且為盡一觴。南山耿雉入兔網,北山甜李代桃僵。直弦曲鉤那足問,齊竽趙瑟不相當。少年讀書數萬字,一字不入五侯七貴場。孔家熙先悔作賊,三十左右尚書郎。
天眷吾皇筑舊基,未應炎德遂中微。共欣宸極還天步,賴有群龍夾日飛。霈澤及民寰海慶,孤忠許國寸心違。建炎首被鈞衡選,孤負明恩淚濕衣。誤國奸邪已竄誅,天扶黼座正宸居。少康一旅時猶在,高祖三章術未疏。必順人心收俊杰,自應天意助耘鋤。累臣海上空回首,愿浥滄溟洗謗書。
枸杞翹翹雜淺莎,呼童采摘不嫌多。若令牽路來車馬,縱有雕盤柰爾何。
君子仁慈猶克己,神仙安肯取人頭。
懶瓚真懶瓚,殘楮復殘墨。不結丹青緣,物外寫秋色。
飛鹢朝暾霽,停驂午漏分。客心隨水急,人語隔江聞。雨過添清氣,風生愛縠紋。中流歸棹穩,跂望有來群。
十載驅馳半九寰,熱官猶道冷官閑。自慚不似休官者,白眼林泉看世間。
俱胝一指笑天龍,童子循涂沒路通。拈過司南針一轉,穿山透地巧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