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鼓寺
石鼓寂不振,金聲無處求。
層巖參霧樹,亂玉響冰溝。
破屐前無齒,孤城遠見樓。
山僧癡問客,阿汝謂湯休。
石鼓寂不振,金聲無處求。
層巖參霧樹,亂玉響冰溝。
破屐前無齒,孤城遠見樓。
山僧癡問客,阿汝謂湯休。
石鼓寺寂靜無聲,再也聽不到那如金聲般的聲響。層層巖石與云霧中的樹木相互映襯,冰溝里的流水像碎玉般作響。我穿著破了前端沒齒的鞋子,遠遠望見孤立城池中的樓閣。山寺里的僧人呆呆地問我,你是不是湯休那樣的人呢。
石鼓:指石鼓寺。寂不振:寂靜無聲,沒有聲響。
金聲:比喻響亮的聲音。
參:參差錯落,相互映襯。
亂玉:形容冰溝里流水如碎玉般。
破屐:破鞋子。前無齒:鞋子前端沒有齒,形容鞋子破舊。
孤城:孤立的城池。
山僧:山寺里的僧人。
阿汝:你。湯休:指南朝宋僧人惠休,善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石鼓寺時,被山寺的寂靜清幽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赡墚敃r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游覽山水。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石鼓寺的清幽之景,突出其寂靜氛圍。特點是寫景生動,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展現景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獨特感受。
立身當如陳太丘,生子當如孫仲謀。娶妻當如孟德曜,學仙當學張留侯。我聞當今有遺逸,絳縣春秋過九十。汾江江上釣魚回,塔坡坡畔扶筇立。有時一飲快千觴,有時高枕傲羲皇。有時雄談驚四座,有時緘口如括囊。階下芝蘭雜叢桂,元方難兄季難弟。官山私淑管夷吾,挾策追隨端木賜。長文孝先皆象賢,風流文采何翩翩。儒林早豎雞壇幟,大州半刺方待年。室中綦縞誰家子,鹿門遠嗣徽音美。懸弧設帨相后先,參差黃發齊兒齒。我在山中今白頭,翹首元龍百尺樓。見說德星重聚里,遙知海屋更添籌。此日葭灰吹六律,此日梅花開五出。陽回凍谷日初長,花發華堂香滿室。祝翁不用杯與盤,祝翁不用炰與燔。挹將東海為卮杓,挈取南山作酒尊。我翁未醉更受爵,我翁既醉請贈言。年年今月與今日,容我山人來叩門。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嗔。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倚長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語滄浪流水,曾識閒閒居士,好為濯冠巾。卻返天臺去,華發散麒麟。
閒登朱亥游俠墓,卻望梁王歌吹臺。臺上墓邊芳草綠,游人心事立徘徊。
鐵面蒼髯洛陽客,玉顏紅領會稽仙。街頭相見如相識,恨滿東風意不傳。
病里知秋早,涼風生鬢絲。夢隨林葉落,心與海云遲。明月不長滿,青山空有期。斜陽在南浦,每憶送君時。
歸鴉數點晚霞鮮,近接平蕪遠接天。記得小舟雙掛席,闔廬城外酒樓前。
獨立巖崖不厭觀,飛淙千丈下云端。年來耳目無他用,盡放清虛一壑閑。
蓂砌晴開七葉春,宜人春色一番新。若教剪綵為人勝,莫像新人像舊人。
南園春草遍池塘,客里邀歡一舉觴。上巳風流傳曲水,建安詞賦擅清漳。江云莫辨三株樹,驛路難尋五色羊。誰道海濱鄒魯地,詠歸還有舞雩狂。
密竹千莖翠,幽花一徑迷。閉門初散吏,倚樹更分題。賴是官曹簡,能將物我齊。杜陵多遣興,長釣浣花溪。
花甲重逢倍有情,萬人如海賞繁英。知誰曳杖孤松下,乞食歸來酒自傾。
晚領儒官檄,真成闕里游。諸生今復魯,吾道故從周。凍雨隨春作,涼云接海浮。古松看挺拔,應待棟梁求。
佩筆不須長,高唐侍楚王。紅蘅槧邊出,白雪口中翔。殺青供不及,一夜白瀟湘。
枉道貴何益,正涂窮亦榮。誰辭談義命,試問小君平。
風雨替花愁。風雨罷、花也應休。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乘興兩三甌。揀溪山、好處追游。但教有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