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長沙何子玉
一甌難忘雪云輕,濯盡氛埃徹骨清。
瑞氣遶龍應滿意,薫風留日正多情。
黃金照地人間肅,白鶴飛泉物外鳴。
只待五湖歸興動,扁舟擘浪去尋盟。
一甌難忘雪云輕,濯盡氛埃徹骨清。
瑞氣遶龍應滿意,薫風留日正多情。
黃金照地人間肅,白鶴飛泉物外鳴。
只待五湖歸興動,扁舟擘浪去尋盟。
一杯茶讓人難忘,那茶沫如輕飄的雪云,它洗凈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徹骨清爽。祥瑞之氣環繞著龍(或許指茶餅)應是令人滿意的,暖風吹拂仿佛挽留著時光,情意綿綿。金黃的茶湯映照大地,讓人間都顯得肅穆,那茶湯如白鶴飛泉般,在塵世之外發出聲響。只等我歸隱五湖的興致涌起,就駕著小船破浪而去,去與友人相聚。
甌:茶杯。
雪云輕:形容茶沫如輕飄的雪云。
氛埃:塵埃,比喻塵世的污濁。
瑞氣:吉祥之氣。遶:同“繞”。
薫風:暖風。
五湖:一般指太湖,這里借指歸隱之地。
擘浪:破浪。尋盟:指與友人相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品茶時,感受到茶帶來的清爽和寧靜,聯想到塵世的紛擾與歸隱的閑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壓力,詩人借此詩表達對清凈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圍繞品茶展開,通過對品茶感受和想象歸隱的描寫,展現出高雅的情趣和超脫塵世的心境。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生活的細膩感悟和對精神追求的表達。
我輩從來不入時,
知心粗有硯相隨。
肯分雪屋十年夢,
寫作秋山一段奇。
簾靜堂深無比客,
歲寒亭老有先師。
梧桐帶晚西風起,
笑拂床頭鐵蒺藜。
擊楫濤江二十春,
平生蹤跡已成陳。
秋城一別芙蓉老,
夜柝幾番楊柳新。
社燕欲歸仍擇木,
佛貍不死每驚塵。
如聞露布今三捷,
莫遣天驕返只輪。
綠陰門巷冷沈沈,
何許文書忽見尋。
誰愛屋烏方引玉,
同騎竹馬或登金。
今吾久已忘人世,
故紙焉能損道心。
只有斷云知此意,
為驅一雨洗山林。
萬事從吾懶,庵居隠者家。
酒深牽率月,詩辦事治花。
健犢閑耕具,輕鷗憶釣槎。
歸來誰晤語,野艇渡寒沙。
野竹吾鄉路,
逢人似故知。
社寒催燕早,
夜雨勒花遲。
草入思連夢,
山邀到歙詩。
客中春一半,
煞是負春彜。
飛蓋臨邊城,
敵在吾目中。
古今一俯仰,
衰草迷隋宮。
書生故倦游,
龐眉感秋蓬。
安得雙飛鴻,
跨此萬里風。
下視渺塵土,
毋與俗士逢。
猗猗者芳蘭,翳翳彼幽麓。
不煩漢陰人,抱甕相灌沐。
春風自桃李,急管亂繁曲。
紛紛眾醉間,美此一醒獨。
造化本何心,亦因材以篤。
所以古之人,身外無不足。
客有古琴瑟,得之自龍門。
于今幾何代,庚庚裂奇紋。
攜持過齊王,自意當駭觀。
何如適獻笑,棄置笙竽間。
時世我不遭,歸其老丘園。
鐘期今安之,誰與俗士論。
不以登朝急,歸歟有母慈。
新炊甘野薺,秋思老江蘺。
薄宦惟琴在,孤征與月隨。
幾時湖上去,吾欲報鷗知。
黃茅慘慘天欲雨
老烏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
前有南山白額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
兩子從之力俱武
西鄰昨暮樵不歸
欲覓殘骸無處所
日未昏黑深掩關
毛發為豎心悲酸
客子豈知行路難
打門聲急誰氏子
束蘊乞火霜風寒
勸渠且宿不敢住
袒而示我催租瘢
嗚呼李廣不生周處死,負子渡河何日是
清明乍佳游,適與元巳并。
但有松葉醪,寧須杏花餳。
漁篷半篙綠,煙雨涵幽清。
緬懷蘭亭人,高冢亦已平。
空余數行墨,日月老送迎。
不知狂李白,醉面騎長鯨。
宇宙曾幾何,一笑吾詩成。
濤聲盤空吹海立,夜拔蒼髯老蛟泣。
陰森一片翠微寒,不放驕陽排闥入。
歸來歸來乎山中,人間六月方蘊隆。
寧減明月添清風,誰其云者十八公。
同謁翹材話直前,別才信宿訃驚傳。
等之百世無今日,殺我三良不半年。
公與朝端清到底,人言次相直如弦。
奏篇共上寥陽殿,未必精忠隔九泉。
不論山北與山南,是處移將竹兩三。
亦愛村深工部屋,尚嫌門對相公潭。
夕陽歸鳥占花塢,山雨飯牛規草庵。
口掛壁從生白醭,是中除酒百無堪。
不如歸,燒痕青青春蕨肥。茅籬數掩山四圍,有秫可釀荷可衣。世間何地非危機,曷不長守西山饑。君不見秋崖醉眠釣魚磯,六年不出山下扉。
不如歸,長安道上煙塵飛,莫向山家怨落暉。
草塘晚泛亦佳哉,
誰為貧謀獻鲙才。
自入船來銀潑剌,
且留客共月徘徊。
不須溪友投竿線,
徑與詩人上酒杯。
著意出奇殊未也,
柳邊又報瑞蓮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