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朱令德祠
全家領項付吳鉤,香骨當年誰共收。
鼎鑊九泉留景進,旌幢千騎憶同州。
唐人鐵券驚何語,蜀國壺漿笑舊游。
古柏參天僧社冷,暮煙風雨使人愁。
全家領項付吳鉤,香骨當年誰共收。
鼎鑊九泉留景進,旌幢千騎憶同州。
唐人鐵券驚何語,蜀國壺漿笑舊游。
古柏參天僧社冷,暮煙風雨使人愁。
全家人的頭顱都交付給了刀劍,那香消玉殞的尸骨當年有誰一同收斂呢?在九泉之下,鼎鑊酷刑留下了景進的故事,還記得千騎簇擁旌幢的同州盛景。唐人賜予的鐵券讓人驚問是何言語,回憶起在蜀國受百姓以壺漿相迎的舊游經歷還覺可笑。古柏高聳入云,僧社冷冷清清,傍晚的煙霧和風雨讓人滿懷哀愁。
領項:頭顱。
吳鉤:泛指寶刀、利劍。
鼎鑊:古代的酷刑,用鼎鑊烹人。
景進:人名,可能是與詩中事件相關的人物。
旌幢:旌旗。
同州:地名。
鐵券:封建帝王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的憑證。
壺漿:以壺盛著酒漿,指犒勞歡迎。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朱令德祠時,看到古祠的冷清景象,聯想到祠主朱令德及其相關的歷史故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處于變遷之中,詩人借此詩抒發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憑吊朱令德,感慨其命運和歷史的變遷。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海內兵戈遍,茲方可晏然。生兒恒守舍,與鬼不分年。馬失來時道,雕盤戰后天。城中七萬戶,簫鼓舊喧闐。
廟里杉松蕭颯風,廟前江水碧溶溶。憑闌不見當時事,落日遠山千萬重。
南州不待律,臘后暖相催。久客惜殘歲,他時聞落梅。家家斗酒會,處處短笳哀。卻憶江西北,漁樵戍未回。
前溪流碧水,后渚映青天。登臺臨寶鏡,開窗對綺錢。玉顏光粉色,羅袖拂金鈿。春風散輕蝶,明月映新蓮。摘花競時侶,催指及芳年。
春如醉。人憔悴。傷心最是沈園會。發難結,情難絕,畢生遺恨,新詞一闋。劫。劫。劫。居失蕙。朝有檜。滿腔悲憤千行淚。胡未滅,人長別,秋風鐵馬,斷云殘月。缺。缺。缺。
觀世得無我,隨時且愛人。山川若是畫,泡幻更誰真。寒鳥生臺飯,空林雪夜春。等閒離合處,迢遞總風塵。
鄴城魏七子,文藻亦吾師。四牡君今去,風流端在茲。荒蕪銅雀榭,寂寞武安祠。獨有韓陵石,黃沙歲歲吹。
捷書何日慰天顏,諸將裴徊戰士閑。扼險不聞爭{王果}水,覆軍真合擬松山。龍興舊地防孤露,鴨淥潛師盼凱還。悲憤頗因形勢熟,昨宵猶夢出榆關。
浮生若萍梗,歲月易蹉跎。久客鄉書少,慈親白發多。春回殘雪在,臘盡小年過。未就閒居賦,聊吟桂樹歌。
泛舟湖上仰神仙,桂楫中流興渺然。好是米家書畫舫,元非越女芰荷船。
不于蝸角更稱兵,放下諸緣即太平。但有千篇足傳世,不須二頃可謀生。盤餐粗糲圣賢事,門巷蕭條千古情。緩炷爐熏引輕吹,道人心念一絲橫。邂逅成功一世驚,不知元逐眾人耕。結茅容我庇風雨,識字教兒記姓名。閒輒吟詩真苦相,醉能遣客即真情。晚來溪月延微步,浴鷺浮鷗俱眼明。翛翛楊柳倚門斜,客至遙疑靖節家。半世功名閒日月,百年生理仰桑麻。只知上將元屠狗,不信通侯亦種瓜。靜想升沉堪一笑,清樽且趁未殘花。向來穴紙笑癡蠅,猶覺文章是小乘。四壁圖書聊隱幾,半窗風雨屢挑燈。卑枝早厭鳴岡鳳,尺水難留跨海鵬。未試屠龍一分手,可能問舍愧陳登。疏疏簾色映蒼苔,屋角諸峰曉翠開。蝶護殘花癡不去,鳥爭馀食慣仍來。向來棲遁初無意,從古經綸別有才。抱杖風前一長嘯,破愁安得即時杯。小窗日影轉悠悠,卷盡殘書卻到頭。香茗半甌輕列鼎,好詩千首勝封侯。朱弦無復人三嘆,白璧空慚我屢投。酒好但宜供客醉,癡兒可忍換涼州。楚客近添蘭九畹,渭川新長竹千尋。叵堪多病侵豪氣,猶喜長閒契宿心。滿眼圖書吾事定,杜門香火佛緣深。海波倒立風霆峻,未省鳣鯨竟陸沉。
公子驅驄馬,趨朝非冶盤。金裝鹿盧劍,玉刻鏤衢鞍。曉刷滄溟上,暮秣燕云端。萬里起跬步,那知行路難。
聲遠題高古不如,六年再睹右軍書。春光四壁龍蛇動,畫寢能醒病宰予。
地凁河水涸,北風吹衣裳。豈但歲月晚,所思道路長。昨日安山湖,湖流浩湯湯。今朝安山驛,河淺失故常。辛勤自茲始,艱險亦備嘗。三朝歷半里,五日一舍強。叫呼錯昏旦,面日無精光。船人赤腳泣,行子中夜傷。赤腳水破骨,夜傷悲故鄉。
談玄未竟又談禪,似凈身心未了緣。何事又添名理障,病中猶著望崖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