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堂獨坐懷琳老二首 其一
聞道年來多掩關,高情定滿渺彌間。
秋風不怕清難忍,曉日應分暖伴閑。
欲喚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閣厭溪山。
東堂枉把歸來賦,慚愧寒空倦翮還。
聞道年來多掩關,高情定滿渺彌間。
秋風不怕清難忍,曉日應分暖伴閑。
欲喚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閣厭溪山。
東堂枉把歸來賦,慚愧寒空倦翮還。
聽聞你這些年常閉關修行,高雅的情懷定是彌漫在這浩渺的天地之間。秋風凜冽,你卻不怕清寒難以忍受,清晨的陽光應會分給你溫暖,陪伴你安閑度日。我想喚來一葉扁舟去嬉戲于云水之間,又懷疑你在小閣中已看厭了溪山景色。我在東堂徒然地吟誦著《歸去來兮辭》,慚愧自己如寒空中疲倦的鳥兒歸來。
掩關:關閉門戶,指閉關修行。
渺彌:形容水勢浩渺,這里可引申為天地間廣闊的境界。
翮(hé):鳥羽的莖,這里代指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番奔波或不如意后回到東堂,聽聞友人閉關修行,由此觸發感慨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但詩人內心或許有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身狀態的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懷想和自身心境。其特點在于通過想象和對比展現不同的生活狀態,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情感的獨特感悟。
一杯未吸甕頭春,三疊聊攲雨裛塵。不用遽興風伯訟,弘羊真是可烹人。
澤畔行行歌楚騷,一襟忠憤付湘濤。難教舉世無醒者,莫羨漁翁活計高。
日日盼春延獨佇。晝晦云昏,轉覺心酸楚。流潦何妨佳約阻。明知陌上花經雨。縱是飄零猶有據。萬一秾華,不愿成香土。和恨和愁江上去。此情能問東君否。
織騣復織騣,制此頭上巾。有名合從我,我是觀泉人。無纓不須濯,山中況無塵。百坡既已夥,一角亦非真。蕭蕭九峰雨,秋風送涼新。吾自愛吾物,悠然夢千春。
裙為留仙縐,香緣卻死熏。無情飛入月,有夢去為云。義甲姬人得,遺書弟子分。當時嬌玉步,彷佛屧聲聞。
我愛此山久,來時秋已冬。閒身如病鶴,清影寄寒松。磊磊澗中石,遙遙天際峰。相看云水意,何日信孤筇。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綻衲居無定,雙林一嶺分。磬聲和斷續,香靄逗氤氳。石徑連疏竹,溪流隔片云。丹書征出處,已是不逢君。
風漸軟,暖氣滿天涯。莫道窮陰春不透,今朝樓上見桃花。花外碾香車。圍步帳,羯鼓雜琵琶。壓酒燕姬騎細馬,秋千高掛彩繩斜。知是阿誰家。
陽清高與太清俱,朱也相從別業居。若借半間云共臥,不知何處是吾廬。
棟宇懸崖上,風煙勝槩中。寒通沙渚月,清帶雪山風。茗水垂瓶得,棋燈鑿牖通。仍聞馬頭寺,別業亂山叢。
令節初冬逼下旬,櫻桃數杪著花新。天寒翠袖宜深幕,日莫紅簾訝美人。小頰預施三月粉,微脂未褪昨宵唇。梨花定不開天上,百姓人家借小春。
吳門飛雪正紛紛,酒暖紅樓此送君。歸時射雁如相憶,熊耳山高隔暮云。
社日檐間不斷流,淵明欣欲事西疇。愿言一飽均黎庶,瓶粟無儲不用憂。
燕臺芳樹接吳天,卻指鄉園路八千。華省舊知綸綍貴,青云爭識世家賢。庾關曉度梅迎雪,楚岸春生筍入船。喻蜀未須誇父老,題詩還醉竹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