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永康縣山光閣
吹鬢東風可但寒,倦飛孤鶴已知還。
花光弄暖翻承雪,云翼回陰卻見山。
野水曲行林下綠,春禽喚出夣中閑。
欲營老宅南頭住,待駐人間耐久顏。
吹鬢東風可但寒,倦飛孤鶴已知還。
花光弄暖翻承雪,云翼回陰卻見山。
野水曲行林下綠,春禽喚出夣中閑。
欲營老宅南頭住,待駐人間耐久顏。
東風吹拂著鬢發,帶來陣陣寒意,疲倦飛翔的孤鶴已知道歸返。花朵在暖意中搖曳,似在承接殘雪,云朵飄移,陰云散去又露出了山巒。野外的溪水彎彎曲曲,在林下流淌出一片碧綠,春天的鳥兒將人從夢中喚醒,帶來閑適之感。我想在老宅的南頭居住,期望能留住人間長久的容顏。
可但:豈但,不止。
倦飛: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鳥倦飛而知還”,比喻疲憊、思歸。
云翼:指云朵。
夣:同“夢”。
營:營造,建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流露出的歸隱之意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事,身心疲憊后,在永康縣山光閣看到美好自然景色時有感而發,此時心境渴望寧靜與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生動,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審美情趣。
恰好輕篷短棹,絕勝錦纜牙檣。一聲橫笛起微茫。十里紅蓮步障。小待山頭吐月,何妨說劍杯長。更看風露洗湖光。水底金盤滉漾。
白蘋風起去帆輕,旌旆還過海上城。儒將有名今不忝,只談詩句不談兵。
筍輿破曉踏新霜,千里調安遠辦裝。會約明年追勝集,茱萸細把記重陽。
月樣梳橫鬢腳傾,弄簫騎鶴上青冥。歸來自摘金莖露,手寫黃庭一卷經。
黃公避秦皇,子陵傲漢帝。萬乘彼不榮,五斗吾何利。邇來脫桎梏,面蘗聊避世。田父尚不辭,況子夙同志。高堂敞華筵,賓客縱橫至。日莫飲未休,榕下還席地。杯行不停手,醉臥何足計。昔日習家池,與爾垂千祀。
送子南征愛子深,殷勤聽取拙翁吟。為儒但有書堪信,試邑元無譜可尋。民病盍知渠即我,郡貧應念昔非今。圣門絜矩真良法,彼此秤停要盡心。
悄悄若有懷,悠悠竟無適。春深墻英落,失我庭下石。颯然一雨止,坐見萬瓦濕。風急寺鐘靜,惆悵成暝色。
老圓畫里也藏機,云抹前山凍不飛。寸許塔尖何處市,扁舟臘日訪僧歸。
雪月尊前足笑歌,到門何事不相過。情知離合皆天意,只恐重來白發多。
太陰二八產純乾。抱六合真筌。二氣經營元數足,始離形、祖意空傳。變態超塵契圣,顯物外,性空圓。冥冥反樸表精研。越枯木巖前。拍手歸來明月下,拉清風、戲舞瑤天。笑傲華胥真境,喜坦蕩,夢游仙。
空有丹心貫碧霄,泮冰亡國不崇朝。小臣萬死無遺慨,曾見天家十八朝。
伐木丁丁瀾谷春,行歌落日見樵人。青山重疊自今古,黃鳥嚶鳴如主賓。清響有時諧雅調,語言隨意出天真。畫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樂在民。
歌板初傳酒漸催,金閶橋下放船開。香風低散飄羅袂,艷舞輕翻簇錦堆。漁唱依林吹笛和,蓮舟拂水送花來。當場已自銷魂甚,莫近生公說法臺。
坦坦物外士,蕭蕭林下人。乾坤兩知己,時共一壺春。
園有桃,其實之殽。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我知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