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喜
仲冬月吉吉可知,日南長至恩光期。
一陽火復驗內揵,八陛圓壇嚴上儀。
玉輅回鑾天倍喜,金雞肆赦人均禧。
倚門朝夕可寛念,彩衣歸去今其時。
仲冬月吉吉可知,日南長至恩光期。
一陽火復驗內揵,八陛圓壇嚴上儀。
玉輅回鑾天倍喜,金雞肆赦人均禧。
倚門朝夕可寛念,彩衣歸去今其時。
仲冬這個月的吉祥是可以知曉的,冬至這天恩賜榮光如期而至。陽氣初動如同火在體內運轉,八層圓壇上的祭天儀式莊重嚴謹。帝王的車駕回宮,上天也格外歡喜,像金雞宣布大赦一樣,人們都充滿了喜悅。父母在家日夜的掛念可以寬慰了,現在正是穿著彩衣回去盡孝的時候。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
月吉:指每月初一,這里表示吉祥的日子。
日南長至:即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后白晝漸長。
一陽:冬至一陽生,古人認為冬至后陽氣開始回升。
內揵:原指游說時進獻說辭,這里可理解為體內陽氣運轉。
八陛圓壇:可能指祭天的圓形祭壇,有八層臺階。
上儀:指隆重的儀式。
玉輅:帝王所乘之車。
回鑾:帝王出行歸來。
金雞肆赦:古代頒布大赦令時,豎長桿,頂立金雞,然后集中罪犯,宣布赦免。
倚門:比喻父母對子女的盼望和牽掛。
彩衣:相傳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嬰兒狀以娛父母。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日南長至”“八陛圓壇嚴上儀”“金雞肆赦”等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冬至日皇帝舉行祭天等重大儀式并宣布大赦天下之時。詩人在這樣的喜慶氛圍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冬至日的吉祥和皇家盛典展開,表達了喜悅和思親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節氣與皇家活動相結合,營造出喜慶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詩人心境。
病得秋風起,悲涼生白頭。漸消磨劍力,長抱著書愁。寒鳥空相命,孤云豈有求。又亡椎髻婦,誰與伴黔婁。
何處舟橫秋水中,道人家在五湖東。黃庭誦罷柴扉啟,一片飛云護藥籠。
日射彤云接舳艫,攝提初轉靖萑苻。定隨飛舄朝雙闕,豈效扁舟泛五湖。兩岸新畬催布谷,隔江春鳥喚提壺。幾年官舍清如水,似此元朝不可無。
故壟松楸暗,空城草棘荒。數峰橫鳥道,一徑繞羊腸。桑葉露仍沃,稻花風已香。兒時十年夢,懷舊一悲涼。
炎威一何驕,不有商飆慘。蒼茫云海路,飛龍不可覽。我本灌園人,昔乃從鉛槧。萬事已灰心,十載空嘗膽。亭亭松篁邊,小池開菡萏。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終日哦其間,一臥寂百感。相期晚節香,看此秋容淡。
秋唇應候自應花,夏帳誰能障爾嘩。萬馬迎風飛箭鏃,片潮隨雨上江沙。籠巾較可蒙頭睡,傍耳難教借鬢遮。聞道靈符能絕響,欲從勾漏覓丹砂。
照心一燭秉高賢,雙翮遲生力不褰。入世功虧三尺水,持家潦倒五銖錢。縱開腹笥充香茝,無有胸膺匯海川。便束奚囊歸竹舍,教兒翻弄五根弦。
金素動四野,佳氣集林塘。中天圓景來,冉冉揚清光。芳池含微波,流螢曜中堂。良覿侈高會,促席飛華觴。楚舞振鼉鼓,吳歈定空桑。絲竹間哀響,云霞乍低昂。人生宇宙中,歡宴不可常。名園秀且麗,秋夜清且長。醉歌淹永夕,清光未遽央。
尋勝清溪曲,仙家紫杖東。層居回閣道,翠檻接天宮。白石封金鼎,香泉引玉筒。雙流黃日外,萬井綠煙中。種藥開新徑,栽花傍故叢。逐人云作伴,拜客鶴如童。青簡貧原憲,丹砂老葛洪。玄關更何許,悵望倚松風。
載水寒流對軒檻,桃源深徑入漁樵。楩楠非給燎,鱮魴必施罛。纖綸魚羅尾,鳴鏃雉摧班。新筑堤成號杜塘,結茅深穩佔湖光。掃拂漁蓬出涇來。獨坐澗邊聽水落,卻來洞口看云生。飛棟新成蘸碧軒,會稽山腳照湖邊。偃藩唯覺訟鈴虛。唯有梅花報春早,雪中傳信過江干。劍水清涼夢筆山,戟衣照日啟重關。歲貴波然素,時珍蟹有箱。身閑婚嫁畢,秋老蟹螯肥。春波池上支琴薦,秋月桐陰把蟹螯。
丹草秀朱翹,重臺架危岊。木蘭露易飲,射干枝可結。陽隰采辛夷,寒山望積雪。玉泉亟周流,云華乍明滅。合歡葉暮卷,爵林聲夜切。垂景迫連桑,思仙慕云埒。荊實剖丹瓶,龍芻汗奔血。照握乃夜光,盈車非玉屑。細柳空葳蕤,水萍終委絕。黃符若可挹,長生永昭皙。
昔年從此去,寒雨共孤舟。有病淹歸旅,無詩記遠游。半窗殘月夢,幾樹斷煙愁。未抵荒江外,相思一夜秋。
煙雨江梅尚帶青,桃花爛漫柳輕盈。眼看百物趨時變,誰謂東風不世情。青海生全多富老,朝歌蕩滌有虞生。溪山何處堪行樂,布谷勞勞且勸耕。
谷雨天時尚薄寒,梨花開謝杏花殘。內園張蓋三宮宴,細樂喧闐賞牡丹。
赤幟露光王漢地,錦帆波蕩帝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