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岸將往錢塘索妙樂庵詩勉此為句
向來楊處士,今作岸禪師。
懶散元非我,熙怡竟有誰。
長應心似水,不復口如碑。
此處真安穩,何人妙得知。
向來楊處士,今作岸禪師。
懶散元非我,熙怡竟有誰。
長應心似水,不復口如碑。
此處真安穩,何人妙得知。
過去的楊處士,如今成了岸禪師。懶散本就不是我這樣,和樂愉悅又有誰能做到。內心應長久如平靜的水,不再像別人那樣到處評說。這里真是安穩之地,什么人能精妙地知曉呢。
向來:過去,以往。
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元:本來。
熙怡:和樂愉悅。
心似水:形容內心平靜,像水一樣。
口如碑:指到處評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智岸禪師要前往錢塘,向詩人索要妙樂庵相關的詩,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浮躁風氣,詩人對智岸禪師的修行境界表示認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智岸禪師的修行境界和內心的安穩。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修行者的關注和對寧靜境界的追求。
倏報南天未息氛,樓船飛鶿渡江濆。帆頭應掛故鄉月,隴外不知何處云。
枝枝葉葉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裁。信手掃來非著意,是晴是雨恁人猜。
泗水逢支遁,長天秋氣陰。捲簾疏雨入,傳茗慧談深。只履歸何處,浮杯共淺潯。塵緣慚未斷,空自問禪心。
夢卜庸真相,艱難倚大儒。英風起衰懦,直氣懾奸諛。琳館終高臥,燕然漫仕圖。哀榮看贈典,猶是慰寰區。胡騎圍城日,諸生伏闕時。公方扶病起,人遂有生期。日者猶如此,天乎不憖遺。傷心原上路,煙淡鼓簫悲。才大時難合,言深道轉艱。去朝吾不負,巧譖爾何顏。袖手功名外,忘懷水石間。蒼生不知恨,猶望起東山。
花前雙淚濕衣裾,把酒江亭落日馀。此去吳江霜月滿,逢人好寄洞庭書。
槐花黃遍桂花香,琪樹瓊葩出眾芳。莫倚西風惜遲暮,秋光應不異春光。
玉帳初鳴鼓,金鞍半偃弓。傷心看寒水,對面隔華風。山去何時斷,云來本自通。不須驚異域,曾在版圖中。
夜涼燈火掩柴扉,詩誦城南憶退之。更把新詩細紬繹,無言誰會點頭時。
不知新歲至,官舍冷無煙。朝磬隨僧食,春帆與客懸。生還因一馬,夢去只中田。玉貌當年好,峨峨亦仲連。
振策出燕代,驅車背朔并。翩翩朱蓋轉,蕭蕭良馬鳴。
岫云休怪此行徐,出處家風本俗如。當任宣尼無俟駕,肯辭孟子范馳驅。如金歲月人奔競,似玉行藏我卷舒。極目冥鴻揮綠綺,忘情魚鳥盡江湖。
山深華表出荒叢,春祀衣冠感亦通。獨抱遺編留隱德,敢從末葉繼清風。白云未了千秋望,青蕳空馀一代功。最憶當年讀書處,荔支城北水流東。
投贈慇勤且復留,江湖何地不堪憂。四愁未若孤臣切,一顧難忘國士酬。暖入東風碧草細,煙消南浦綠波浮。華夷自昔知司馬,即擬安車下帝州。
稼戶妨淹雨,茶商愜巨航。山椒長瀑布,橋竇急飛瀧。浪溢鷗機破,云沖雁陣降。聽歌勞款款,入夜尚馀杭。
恭惟我仁祖,躬備大圣德。天性稟純粹,溫恭而允塞。篤志在仁義,兼亦貴稼穡。寶玉之所藏,山川被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