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 其一
荷衣老長官,擁?呼衙晚。
黃閣有造父,伏驥起編棧。
廣文局如水,何人檄慵慢。
豈無同升公,空谷飽藜莧。
寄書獲我心,正須衡陽鴈。
荷衣老長官,擁?呼衙晚。
黃閣有造父,伏驥起編棧。
廣文局如水,何人檄慵慢。
豈無同升公,空谷飽藜莧。
寄書獲我心,正須衡陽鴈。
穿著荷衣的老長官,傍晚擁著綢被才處理衙門事務。朝廷里有善于相馬的造父,能讓伏于編棧的良馬奮起。廣文館冷清如水,誰會去征召那些慵懶散漫之人。難道沒有一同晉升之人嗎,他們卻在空谷中以藜莧為食。你寄來的書信正合我心意,就像衡陽的大雁帶來消息。
荷衣:本指用荷葉做的衣服,常代指隱者或道士的服裝,這里可能形容長官穿著樸素。
?(chōu):綢子。
黃閣:漢代丞相、太尉和漢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廳門涂黃色,以區別于天子,后泛指宰相官署,這里借指朝廷。
造父:周穆王時善于駕馭馬車的人,也善于相馬。
伏驥:伏著的良馬,比喻有才能而未被重用的人。
編棧:用竹木編成的馬廄。
廣文局:即廣文館,唐天寶九年設置,用以安置鄭虔等文學之士,后泛指冷官衙門。
檄:征召。
藜莧:藜和莧,泛指粗劣的飯菜。
衡陽鴈: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回雁峰而止,常用來指代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存在人才得不到重用的社會現象。詩人或許與柳慎徽相識,柳慎徽要赴道州教授之任,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的感慨和對朋友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才的埋沒,同時表達對朋友書信的珍視。詩中以形象的比喻和典故,展現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狀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友情的重視。
萬壽寺前古木森,系舟時復遠相尋。詩成不作人間語,琴好誰聽世外音。琪樹風生驚夜雨,法壇云靜覆春陰。敬亭山色何年別,日暮江東千里心。
白首知經術,青袍見主恩。為尋揚子宅,不到五侯門。
云深見樓閣,天際墮青鸞。松下盤桓者,猶是晉衣冠。
君不見白云之行乎?出蒼梧之深山,橫浩渺之穹廬,野馬縱橫跡莫求。有時列山推天行,有時遙棹渡天津,有時結雪漫空浮。忽爾狂風作,正似黃河倒瀉萬里流。欲將此語再誦君,恐君懷壺笑搖頭:“鳥倦飛而知還,云無心以出岫。君不見吾山之云乎?繞孤松而獨棲,唯白鶴與相就。濯染潭波之綠馀,時來時往幽人居,微風作兮乃洋洋而卷舒。君徒能駕長云而騰踔,視此將復何如”?
大安御閣埶岧亭,華闕中天壯上京。虹繞金堤晴浪細,龍蟠粉堞翠岡平。眾星拱北乾坤大,萬國朝元日月明。分署玉堂清似水,簫韶時聽鳳凰聲。
錢谷簿書歸俗吏,天人性命合時賢。世間尚有宮商在,敢道期亡便絕弦。
森森蒼玉林,寒光眩晴色。蕭然塵表姿,雅有君子德。虛陰閟夏涼,一枕寄閒寂。睡覺聞秋聲,清風度窗碧。世間兒女花,紅紫衒顏色。我獨愛此君,種之如種德。筑亭蒼翠中,嘯歌慰幽寂。豈待搖落馀,始識千云碧。謖謖含風清,娟娟凈秋色。懷哉七賢趣,遺此千載德。窗虛月未來,林靜夜還寂。危梢拂溪云,倒影澄波碧。清風動竹聲,明月映竹色。風月本無心,于竹乃同德。外直凜貞勁,中洞含虛寂。作詩為寫神,濃墨灑寒碧。
老人須發如秋霜,深居海濱樂且康。壽考何須菊潭水,神仙只在梅林陽。五銖衣薄肌骨爽,九節杖輕行步彊。我欲相期廣莫野,痛飲共到無何鄉。
西夷猶奉二書行,中夏哀哉毀舊菁。一脈清源看欲絕,誰聽孤鶴九皋鳴。
少小為夫婦,結發誓偕老。如何中道間,棄置不相保。抱恨匪良圖,憂心徒懆懆。世上應無連理枝,階下偏生斷腸草。殘妝收玉鏡,幽意托瑤琴。寂寞深閨里,誰聽白頭吟。
歲月人間古又今,斯文興廢遞相尋。崔嵬百丈皆平地,西上一筇何處深。
水上柴扉閉不開,蒼山羔雁九天來。玉京已有神仙籍,莫怪青山喚不回。
去年積潦苦無收,今歲逢人說有秋。未擬香粳供一飽,穇穇新藁蓋檐頭。夜登車桁晝耘秧,怕說風傷與水傷。歷盡艱辛雙鬢白,今秋方覺稻花香。老天應是念農夫,萬頃黃云著地鋪。有谷未為兒女計,半償私債半官租。記得年時灶不煙,土倉今番繞門邊。已占此后無憂色,綠遍村前菜麥田。逢逢社鼓佐豐年,酒熟那逢釀雪天。擘橘煮雞償一醉,布衾烘暖抱孫眠。
風收點滴曉檐聲,云放朦朧晚日明。楊柳染絲才喜雨,梅花泣玉卻祈晴。
舍南舍北雨聲催,款款閑鷗逐隊來。欲買魚蝦喚江艇,楝花臨水篳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