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明齋
道源泠然白,疏通無一塵。
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
齋居不三月,水鏡冰壺身。
日觀紅未升,綠瑣先知晨。
逍遙且齊物,靜與鴻蒙親。
如求漆園吏,先與卜西鄰。
道源泠然白,疏通無一塵。
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
齋居不三月,水鏡冰壺身。
日觀紅未升,綠瑣先知晨。
逍遙且齊物,靜與鴻蒙親。
如求漆園吏,先與卜西鄰。
道的源頭清澈潔白,通暢而沒有一絲塵埃。內室空曠寂寥,住著像太古時代的高人。在齋中居住不到三個月,就有了如水鏡冰壺般純凈的身心。太陽還未從日觀峰升起,綠色的窗欞已先感知到清晨。逍遙自在且能齊同萬物,安靜地與大自然親近。如果要尋訪像莊子那樣的人,先得選擇與他做鄰居。
泠然:清澈的樣子。
中扃:內室。
泬寥:空曠寂寥。
水鏡冰壺:比喻純凈高潔的品格。
日觀:泰山峰名,為觀日出之處。
綠瑣:綠色的窗欞。
齊物:指莊子的齊同萬物的思想。
鴻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這里指大自然。
漆園吏:指莊子,他曾做過漆園吏。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紛擾的環境中,渴望尋求內心的寧靜與純凈,在虛明齋短暫居住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道家思想和純凈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空靈,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
人間再見張平叔,能否長將悟真讀。四明狂客偶見許,五岳山人生不辱。三花近撲二室粉,雪山遠接峨眉玉。所恨恒陽寓公石,僅捧太華蓮花足。歸來貧憊游興孤,盧敖之杖不可呼。少文畫壁毋乃迂,胡不乞寫真形圖。侑以廓落流金符,自稱紫陽游玉都。君不見王郎手創團焦不盈丈,跬武以還皆草莽。偓佺安期卻來往,何但區區五岳觀,千億須彌托吾掌。
遙憶當年癡小時,才離跬步即相思。而今落魄滄江外,回首憐兒更是誰。
憶昔偕君聽鹿鳴,相期飛控騁脩程。春深紅杏多飄土,歲后青松見幾莖。乍雨乍晴由大造,知新知舊孰鐘情。多君下我陳蕃榻,不厭清樽意氣傾。
日為爐,月為冶,鞭風掣電蓬山下。煉就匣中三尺劍,灼灼芙蓉秋滿把。削麟為脯,裁云作衣。提攜拂拭,來赴瑤池。星文掩映連環月,霜鋒半染桃花血。彈來高唱白云謠,鳳管鸞笙噤不發。有時長吼吐虹霓,豐城神物失光輝。宴罷瑤臺歸路杳,擲空跨作金龍飛。
霞下天垂宇。倚闌干、月華都在,大明生處。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閑云無數。謾轉卻、人間朝暮。萬古興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隨流注。奈與世,不同趣。齊封冀甸今何許。百年間、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閘斷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魚甫甫。嘆多少、英雄塵土。挾客憑高西風外,問舉頭、還見南山否。花爛熳,草蕃庶。
淡淡女兒香,裊裊桃花影。雨軟風輕春欲來,花與人同靚。乍入有情天,便住相思境。雨橫風狂春欲歸,人與花同病。
遲遲醒醉眼,稍稍傍煙蘿。曝背看拳石,開樽藉短莎。崆峒人到少,松檜鳥長歌。杯酒忘賓主,悠然得亦多。
楊柳堤邊初放舟,綠荷紅蓼思悠悠。尊前白鷺窺仍狎,湖外諸峰碧更浮。有時對月還擊楫,無限好懷俱上樓。涌金門外重回首,二十年來是舊游。
聞昔未央宮,締構極弘麗。周遭數十里,臺殿咸稱是。雖云可重威,何以訓來裔。文皇撒露臺,誠足范后世。
十二峰橫彩翠長,含情不忍上高唐。朝云終古疑神女,暮雨何年惑楚王。南國荒淫多夢寐,騷人諷諫有辭章。蘭蓀亦愛風流地,莖葉青青不斷香。
詩卷隨身四十年,忙時參得竹箄禪。而今投老湘西寺,臥看湘江水拍天。句中有眼悟方知,悟處還同病著錐。一個機關無兩用,鳥窠拈起布毛吹。
橘生湘水側,菲陋人莫傳。逢君金華宴,得在玉幾前。三川窮名利,京洛富妖妍。恩榮難久恃,隆寵易衰偏。觀席妾凄愴,睹翰君泫然。徒抱忠孝志,猶為葑菲遷。
河山亭上酒如川。玉堂仙。重留連。猶恨春風,桃李負芳年。長記鶯啼花落處,歌扇后,舞衫前。舊游風月夢相牽。路三千。去無緣。滅沒飛鴻,一線入秋煙。白發故人今健否,西北望,一潸然。
少小失所怙,鞠我仰母氏。我今已成立,母氏隔千里。朝亦思母慈,暮亦思母慈。愁腸日九回,朝暮千萬思。官列九卿貳,迎養失所愿。母來止歲馀,母樂歸鄉縣。雖有兩賢弟,致敬奉母居。我獨不在側,何以紓郁紆。荷君恩寵深,憶母道途遠。仰首望飛云,秦山長在眼。小兒解父意,愿父勿憂嘆。我歸養大母,父但忠王官。一門隆孝行,父子及兄弟。所以白發親,怡怡膺壽祉。敦行用表率,豈不自一身。觀感動鄉里,詠歌揚縉紳。君親同所尊,忠孝匪二道。努力慎克終,來世焯有耀。
綵絲逢令節,仙篆表靈符。五木精初聚,千門祟已逋。采蓮喧競渡,斗草艷當壚。別有瀟湘意,臨流吊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