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凈慧院
曉披鹔鹴裘,繚繞青冰陌。
高原回東飚,草木負春色。
瀟灑竹間寺,慰此流浪客。
谿梅薦余馨,林光動寒碧。
一寸經綸心,長嘆念行役。
曉披鹔鹴裘,繚繞青冰陌。
高原回東飚,草木負春色。
瀟灑竹間寺,慰此流浪客。
谿梅薦余馨,林光動寒碧。
一寸經綸心,長嘆念行役。
清晨身披鹔鹴裘,在覆蓋著青冰的小路上蜿蜒前行。高原上東風回旋,草木似背負著春色。那瀟灑的竹林間的寺院,慰藉了我這個流浪的旅人。溪梅散發著殘余的香氣,林間的光影閃動著寒碧之色。我這一顆有經世抱負的心,只能長嘆著牽掛著旅途勞役。
曉:清晨。
鹔鹴(sù shuāng)裘:用鹔鹴鳥的羽毛制成的裘衣,泛指珍貴的皮衣。
繚繞:曲折蜿蜒的樣子。
青冰陌:覆蓋著青色薄冰的小路。
回:回旋。
東飚(biāo):東風。
薦:散發。
經綸心:有治理國家、經世濟民的抱負。
行役:因公務或戰事而在外奔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流浪客”“念行役”等表述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為公務或戰事奔波途中,路過凈慧院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面臨著旅途的勞頓和理想難以實現的困境。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旅途的孤寂和經世抱負難以施展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觀察力。
繞樹迎檐手自攀,芳華一別幾時還。隔山染黛眉生彩,近水浮波瀔有斑。遲暮莫深公子怨,清虛欲儗道機閒。菀枯榮謝須臾事,便好求丹學駐顏。
霖雨堂成增氣象。麟袍敕賜來天上。共羨龍頭老狀元,雅稱鳳池真宰相。鹓班著處人瞻仰。衣被新恩夸浩蕩。更看高閣畫儀形,要使蒼生諧屬望。
小樓竊竊初蟲語。乍歇梧桐雨。玉鉤試貼鎖窗斜。新涼吹夢角,幽思到天涯。冰弦漫撫鴉云亸。舞袖嬌無那。年年此夕總相同。煙凝秋影碧,酒漾蠟燈紅。
二祖無端向少林,庭前立雪到腰深。直饒覓得心無有,未免全身被陸沉。
佳章雒誦屢回環,最有文緣是此山。卷石不知如許大,一經題品別靈頑。
不作金門賦,胡為匹馬行。親朋愁遠道,生死見交情。望處關云黑,臥來江月清。早歸余尚在,海角待升平。
仰彼朔風,用懷魏都。愿騁代馬,倏忽北徂。凱風永至,思彼蠻方。愿隨越鳥,翻飛南翔。四氣代謝,懸景運周。別如俯仰,脫若三秋。昔我初遷,朱華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飛。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風飄蓬飛,載離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別。子好芳草,豈忘爾貽。繁華將茂,秋霜悴之。君不垂眷,豈云其誠。秋蘭可喻,桂樹冬榮。弦歌蕩思,誰與銷憂。臨川慕思,何為汎舟。豈無和樂,游非我鄰。誰忘汎舟,愧無榜人。
龍飛鳳舞下錢塘,冠蓋朱輪散異方。王業偏安新典禮,山河無復舊封疆。銅駝雨冷依芳草,石獸云昏臥夕陽。今古廢興多少恨,一聲孤雁海天長。
衡茅衰臥正呻吟,枉沐旌麾欲降臨。稍待條風向明媚,遠從花塢候車音。
往來四度過萍鄉,斗實誰能辨有亡。爾欲常常如對我,莫增酒課罔征商。
東平子產,性著盛時。奉師于塾,講道之微。答問其敏,婉妙以思。升降陛廉,尚想英姿。
東山已慰蒼生望,別墅風流太傅游。醉后猶傳青海舞,白雞夢斷已千秋。
桃源春別景荒涼,風斷臨流滴淚長。千里兩京悲似夢,一朝千古恨偏長。蒹葭玉樹知相倚,青桂嫦娥喜莫量。情義不堪成慘愴,桃源春別景荒涼。
錦繃玉立紀雙清,瑞牒千年重得名。龍竹高標儼元致,熊湘素節凜皇英。質同隴麥兩歧秀,奇并庭柯連理榮。卻羨此君尤特立,虛心直道不孤生。曲檻紅闌小圃西,平池影浸碧玻璃。便同雙劍看龍化,未許孤奩舞鳳棲。連袂縱觀金谷妓,聯篇頻付錦囊奚。使符永擬章江去,且聽平安報帳犀。
何處送春不可憐,人事物情俱黯然。縱有連夜天工手,能那一朝東風顛。翻將此日憶昨日,豈有來年異依據。風光尚留滿眼醉,明霞軒軒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