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張菊
去年出郭麥風秋,憶共兒童迓細侯。
煙雨一溪行色動,管弦千里頌聲留。
斷魂南浦橫離恨,注目東山想舊游。
西檻露團春不管,抱叢寒蝶伴清愁。
去年出郭麥風秋,憶共兒童迓細侯。
煙雨一溪行色動,管弦千里頌聲留。
斷魂南浦橫離恨,注目東山想舊游。
西檻露團春不管,抱叢寒蝶伴清愁。
去年出城時正是麥熟秋風起的時節,記得曾和孩子們一起迎接賢明的官吏。沿著煙雨籠罩的溪流前行,一路風光動人,那官吏所到之處千里都留下百姓歌頌之聲。在南浦分別令人黯然魂消,離恨橫生,凝望東山回憶起舊日的同游。西欄外露珠成串,春天已不再眷顧,寒蝶依傍著花叢,陪伴著這清冷的哀愁。
出郭:出城。
麥風秋:麥熟時的秋風,指麥熟季節。
迓(yà):迎接。細侯:漢郭伋字細侯,有德政,后常用作稱美州郡長官之詞,這里指被贊頌的官員。
行色:出行時的景象。
斷魂:形容哀傷到極點。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作送別之地的代稱。
東山:指代舊日游玩之地。
西檻:西邊的欄桿。露團:露珠成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一位賢明官員離任后創作,詩人回憶起與官員相處的過往,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離任官員的懷念與贊美,通過回憶和現實的對比,突出離恨清愁。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送別官員的一種情感表達。
昨宵夢境蕭蕭去。沈思枕畔愁千縷。紫陌系驊騮。依然萬戶侯。倚欄閑對月。相偎說離別。醒后陋椽遮。恒河幾點沙。
曉出銅龍署,暮歸曲水村。座涼心乍貼,觥亂飲初喧。妥尾筠侵閣,長頭客在門。公然去巾屣,奴態亦堪原。
梅花嶺上一麾偏,南北清風二十年。執法如山人可近,守身如玉道能堅。攤書未歇挑燈夜,讀禮曾無閉戶錢。寂寞茅齋期再遇,暫時相送上江船。
柴門緊閉莫輕開,好護庭前一徑苔。最是青蠅真惡客,塵揮暫去又飛來。
荒雞嗥朝暾,攬衣國西門。辭家從軍巳四載,欲歸未歸仍苦奔。王孫曾遭蓮勺困,宣父亦被伐木屯。古人賢圣且如此,今我嵬瑣何足論。行行將何適,四郊盡荊棘。欲留不可留,欲行行不得。歲月無情日崔隤,頭童齒豁心巳灰。中逵撫劍腸欲結,短歌激烈長歌哀。長歌哀,淚盈把,匪兕匪虎在矌野。結愛同心難盡言,況是悠悠行路者。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姓名已冠凌煙閣,杖屨初臨退老堂。任重晉公游綠野,放懷忠獻醉安陽。園林選勝規模遠,丘壑偷閑氣味長。借箸更資恢復策,始應歸此樂時康。扶出離明一洗光,懔然忠義合穹蒼。天教世祖中興漢,人服汾陽再造唐。道大耕莘同至樂,功成釣渭踵遺芳。身為天下安危寄,未許清閑事退藏。
偶隨春婉轉,且愛柳蕭疏。莫隔幽人道,寧妨大隱居。藥闌天不限,花界蝶能逾。好種芭蕉樹,年來看卷舒。
怪石無心險,飛泉得意流。湍狂疑捲電,濤怒不驚鷗。骨瘦玻璃凈,情多曲折浮。醉歌時擊楫,客況盡夷猶。
短棹東行百里遙,茅齋依舊草蕭蕭。家鄰滄海多明月,客醉桃花失夜潮。攬鏡偶然同土木,擇枝久矣各鷦鷯。曹丘自昔空游譽,張翰于今懶折腰。
獨占秋光自一奇,深藏巖壑少人知。招還茉莉同為伴,欺壓黃花不得施。
塵埃千里走長淮,要覓袈裟裹草鞋。盡洗淮山當日恨,好將諸祖一坑埋。
淺寒梅未綻。正潮過西陵,短亭逢雁。秉燭相看,嘆俊游零落,滿襟依黯。露草霜花,愁正在、廢宮蕪苑。明月河橋,笛外尊前,舊情消減。莫訴離腸深淺。恨聚散匆匆,夢隨帆遠。玉鏡塵昏,怕賦情人老,后逢凄惋。一樣歸心,又喚起、故園愁眼。立盡斜陽無語,空江歲晚。
春禽晝啼,秋蟲夜吟。有耳皆聞,何獨觀音。如是而知,如是而覺。面目現前,超諸馀學。
攜手投名岳,閒心副薜蘿。詩吟佳景易,病系遠人多。溪咽了無夢,天寒自伐柯。明年秋雁至,寄我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