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中感秋懷王質夫
何處感時節,新蟬禁中聞。
宮槐有秋意,風夕花紛紛。
寄跡鴛鷺行,歸心鷗鶴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憶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見君。
何處感時節,新蟬禁中聞。
宮槐有秋意,風夕花紛紛。
寄跡鴛鷺行,歸心鷗鶴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憶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見君。
在哪里能感受到時節的變化呢?在宮中聽到了新蟬的鳴聲。宮廷里的槐樹已有了秋意,在有風的傍晚花朵紛紛飄落。我置身于朝官行列,心卻向往著像鷗鶴一樣自由的生活。只有王質夫居士,知道我懷念著隱居的生活。什么時候能在仙游寺,在潭前的秋天與你相見。
禁中:指宮廷中。
寄跡:寄托蹤跡,指置身。鴛鷺行:比喻朝官的行列。
王居士:指王質夫。
白云:常指代隱居生活。
仙游寺:在今陜西周至縣南。
此詩創作于白居易在翰林院任職期間。當時他身處官場,宮廷生活的拘束讓他感到壓抑,而好友王質夫過著自由的隱居生活,引發他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官場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及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展現了白居易詩歌關注內心感受、語言質樸的風格。
風結毬拋,雪揉珠撒,挨過那番今又。長途泥滑滑,剛卸了雙騾影瘦。樊川渡口。盼一葉舟輕,一帆風溜。思量就。盈盈一水,料無延逗。駕起柔櫓輕搖,倚篷窗默數長亭短堠。歸期賒著,便賒了還愁不彀。津梁疲否。甚馬足船唇,年年消受。歸來候。洗塵軟腳,鐙前細剖。
寒山深,稱我心。純白石,勿黃金。泉聲響,撫伯琴。有子期,辨此音。
截斷紅塵石萬尋,沖開碧落松千尺。巖花朵朵水泠泠,楊柳一瓶甘露滴。
滿眼垂楊照綠波,就中春意此先多。不將歌管酬佳景,擬奈翠漪堂上何。
驅車林壑晚,不覺路縈回。鐘響禪扉近,僧迎山火來。登攀惟一徑,開辟自多臺。上有古松柏,當年誰為栽。
北客身將老,東風又歲華。山晴添氣象,水暖莫津涯。貧覺他鄉苦,慵嫌去路斜。升平吾會見,時事不須嗟。
明農謝昌宦,良覿羨予征。敦義昔所重,況此骨肉情。嗣歲節物改,朱陽喜開晴。感今嘆伊昔,發車臨廣庭。所期德音邁,永脩三徑盟。
竹杖芒鞋稱野情,醉鄉無貨沒人爭。近年已絕詩書癖,誰問山中宰相名。
浮云掩少微,蒼狗變白衣。世態正如此,孰從將孰違。
清溪九曲即蓬壺,何用遙尋五岳圖。幽壑半開新凈室,秘書還看舊陰符。鹓鸞班里多年別,雞犬云中幾日驅。重住云窩緣不偶,前身或恐是丹樞。
少婦抱兒行且遲,雷雨路中忽遇之。兒驚欲啼手護兒,道傍逆旅固可依。君不見,王凝妻。
乘桴何計去浮家,學舞空馀短袖嗟。自笑繽紛蘭佩老,欲將心跡問重華。
一徑繞山翠,縈紆去似蛇。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滑磴攀秋蔓,飛橋踏古槎。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嘆息煙云老,追思歲月遐。唐人昔未到,古俗此為家。洞煖無風雪,山深富鹿豭。相逢衣盡草,環坐髻應髽。灶突依巖黑,樽罍就石洼。洪荒無傳記,想像在羲媧。此事今安有,遺蹤我獨嗟。山翁勸留句,強為寫槎牙。
濕云壓樹際崗平,溽暑還因小雨增。官事困人如縛虎,秋風吹野夢翻鷹。趨時未必儒冠誤,并隱端為野鶴憎。遙憶筠溪亭下水,萬竿蒼雪照吟燈。
節值燃燈夜,金宮賜御筵。千年逢此席,萬壽愿齊天。瑞擁階蓂雪,芳含花樹煙。無窮太平歷,長奉圣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