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巖
造物有所待,巉巖從此通。
千峰豁前障,萬象欻來同。
滌覽進江水,嘯晴生虎風。
誰知不朽事,成在笑談中。
造物有所待,巉巖從此通。
千峰豁前障,萬象欻來同。
滌覽進江水,嘯晴生虎風。
誰知不朽事,成在笑談中。
大自然似乎有所期待,這險峻的山巖從此暢通。千座山峰打開了前面的屏障,世間萬物忽然一同展現眼前。極目遠眺引入江水之景,在晴朗時呼嘯似生出虎風。誰能知道這不朽之事,竟在談笑間就已完成。
造物:指大自然。
巉巖:險峻的山巖。
豁:打開。
萬象:世間萬物。欻:忽然。
滌覽:極目遠眺。
不朽事:指值得長久流傳的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六一巖時,被眼前壯麗的景色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彼時心境豪邁豁達,對眼前景象充滿贊嘆。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自然的神奇和表達對成就不朽之事的豪情。其特點是意境雄渾,語言豪邁。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豁達的胸懷。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