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贈晚學李君 其八
旋滴巖頭石里泉,研朱將點洞靈篇。
只看壁外數千卷,勝走人間三百年。
何事投心求妙友,便須窮力到真仙。
竹間松逕逍遙境,雅使仙翁恣意眠。
旋滴巖頭石里泉,研朱將點洞靈篇。
只看壁外數千卷,勝走人間三百年。
何事投心求妙友,便須窮力到真仙。
竹間松逕逍遙境,雅使仙翁恣意眠。
馬上汲取巖頭石縫中的泉水,研磨朱砂準備圈點道家靈妙的篇章。只要看看洞壁外的數千卷道書,就勝過在人間奔走三百年。為何要用心去尋找良友,就應該竭盡全力去尋訪真仙。竹林間松樹下的小徑是逍遙的境界,正好讓仙翁盡情地安睡。
旋滴:馬上汲取。
研朱:研磨朱砂,古人常用朱砂圈點書籍。
洞靈篇:指道家的經典篇章。
投心:用心,傾心。
松逕:松樹下的小徑。
恣意:盡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道家文化深入研習和追求的階段,當時道家思想盛行,詩人受其影響,渴望通過研讀道書、結交仙友來探尋真道,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對道家經典的研讀和對真仙境界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卻富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道家文化在文人中的傳播和影響。
九龍山人畫枯木,老氣崢嶸壓山岳。回枝屈鐵苔蘚交,白日清風動林壑。老夫愛此凌云勢,豈獨堪為廟廊具。秋來用汝作靈槎,我欲乘之上天去。
常聞釋迦佛,先受然燈記。然燈與釋迦,只論前后智。前后體非殊,異中無有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梁甫吟馀自荷鋤,南陽非復舊門閭。春愁亂逐楊花起,秋興頻將柿葉書。水落楚江尋瘞鶴,草荒吳苑問蒸魚。遠游憶母還歸省,安得云萍有定居。
攜云放肆投閑路,清風明月長載。回光返照,瑩徹澄波青黛。仿佛里、遠望嘉山,靜至收歸寧海。前生約,今生在。遇明了,便明對。相愛。熙然景致,頤然聚會。這個密妙堪賽。內外須、常常頂戴。香煙起盤裊,盡成雯蓋。每從依、仙伴同游,定處看、霞軒神憑三曜。通三昧,論交友交泰。無礙。靈明一點,逍遙自在。
相逢同是客中身,雙劍延津合有神。滿樹流鶯啼去路,千山羸馬送歸人。梨關月冷他鄉夢,柳浪煙深故里春。訂得西湖湖上約,六橋何處問垂綸。
水嚙沙中石,聲聲入耳幽。忽然疑砥柱,何處覓瀛洲。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薦秋。棹歌來往發,到底不驚鷗。
舅相決予十□,塵埃羨子清閑。孤坐定非禪病,剃頭猶有詩斑。
無正文。
我來蓬海堂中宿,風露滿空月在竹。西秦員老夜撫琴,妙音總是云門曲。先王作樂音律諧,載歌南風阜民財。陰湫玄龍沖石裂,赤霄鳳鳥從天來。千年古調誰能改,一變新聲吁可怪。愿借琴高赤鯉魚,與子騎之入東海。
渺渺從何起,亭亭只自飛。朝隨風鶴去,暮逐雨龍歸。幾度超滄海,多應點翠微。何時能借我?裁作羽人衣。
色白還應及雪衣,觜紅毛綠語仍奇。年年鎖在金籠里,何似隴山閑處飛。
寄跡京華勝賞稀,偶來仙院靜塵機。明河倒影夜低戶,涼露無聲秋滿衣。銅漏滴殘人共醉,玉笙吹斷鶴孤飛。空庭改席多幽興,月落長安并馬歸。
卻放行人去。最悲涼、人天關切,祇今無計。韋曲狂花春無賴,射獵五陵都異。更夢里、聞聲何地。翻覆瓜車誰助我,感冰霜、猶得悤悤聚。投袂起,起相視。江山一派銷沉意。盡周旋、永嘉人物,寂然風氣。誰望柳條邊土者,渺渺此懷孤寄。好準擬、國門歸緒。行矣艱辛須努力,便滄波、萬里天涯是。春月遠,天無際。
蘆筍初似竹,稍開葉如蒲。方春節抱甲,漸老根生須。不愛當夏綠,愛此及秋枯。黃葉倒風雨,白花搖江湖。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安得雙野鴨,飛來成畫圖。
一犬吠,一犬默,項帶金鈴背花立。宋?韓盧世難得,二犬英姿亦無匹。他年見汝獵平原,狡兔妖狐定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