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春病酲
風簷窣窣燕哰哰,臥對殘芳起郁陶。
乍困游車春尚在,未扶醒枕日初高。
煩腸屢沃痟難解,病髪慵簪癢更搔。
欲為風光輕賦別,正無憀賴染江毫。
風簷窣窣燕哰哰,臥對殘芳起郁陶。
乍困游車春尚在,未扶醒枕日初高。
煩腸屢沃痟難解,病髪慵簪癢更搔。
欲為風光輕賦別,正無憀賴染江毫。
屋檐下風聲窣窣,燕子嘰嘰喳喳叫著,我躺著面對殘花,心中涌起煩悶。剛從游玩的困倦中醒來,春天還未離去,沒起身靠在枕頭上,太陽已高高升起。煩悶的腸胃多次喝水也難以消解燥熱,頭發懶得梳理,癢了就去撓。想要與這春光輕輕作別,卻正百無聊賴地握著毛筆。
窣窣:象聲詞,形容輕微的聲音。
哰哰:形容鳥叫的聲音。
郁陶:憂思積聚貌。
痟:指因飲酒過量而身體不適,這里指燥熱。
憀賴:依賴,寄托。
江毫:指毛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殘春”以及詩人的煩悶狀態來看,可能是在暮春時節,詩人身體不適,飲酒后仍未恢復,面對即將逝去的春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殘春時的煩悶與惜春之情。其特點是通過細膩描繪自身狀態和周圍春景來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感受和情感表達。
近市囂塵遠,幽居古意存。
詩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門。
日坐圖書府,時開風月樽。
野夫因到此,忘卻海云村。
世變日以薄,無從見雍熙。
閉門讀古書,聊以道自怡。
桃李春盎盎,風雨秋凄凄。
于春何足喜,于秋何用悲。
人生一世間,所忌立志卑。
終身有不遇,千載皆明時。
我生無所解,肥遯滄海沂。
一朝遇名勝,朽腐生光輝。
歛衽贊明德,非公誰與歸。
山束江流急,云兼霧氣深。
輕鷗閑態度,孤鴈苦聲音。
客路行無極,風光古又今。
梅花出籬落,幽事頗關心。
自從朝奏一封還,便整歸裝問故山。
剩得清名千載重,何妨晚節十年閑。
慣尋夜雪逵溪路,卻謝春風漢殿班。
國史舊編加簡討,春秋直筆任詩刪。
疾風吹雨洗塵寰,北渚津頭水沒灘。
千里送君黃鵠舉,一生笑我白鷗閑。
清名已至云霄上,逸氣還充宇宙間。
此去西湖重回首,淡煙疎柳認孤山。
解后風塵底,周旋鞍馬間。
三杯送行色,一笑強開顏。
夜宿煖湯市,晨炊冷水關。
軍前獻籌策,第一守光山。
林扉日日為誰開,底用潛驅俗駕回。
路有險夷休跌蕩,山無今古只崔嵬。
千章佳木凌云上,萬壑清流涌月來。
寄語游人莫遄邁,世間何處不塵埃。
七里灘頭訪子陵,水光山色見生平。
欲為臣子定出處,知與君王分重輕。
一介草茅真自負,三公軒冕未為榮。
我來想像高風在,釣石巖前煙浪生。
拄杖穿云去,一坡仍一坡。
地高山不峻,花少竹還多。
家近登臨便,人賢氣味和。
能詩老姚合,朝夕共吟哦。
我生場屋慣周旋,得失從知豈偶然。
天理先須盡人事,時文端的本塵編。
日烘甕牖朝先起,雪壓茅齋夜不眠。
萬里夷涂從此去,著鞭寧怕祖生先。
每事再思過,參之以古今。
唯求合天理,毋妄用吾心。
和氣生琴室,清風動竹林。
所居雖近市,不許市塵侵。
臘里春風轉,塤箎一氣和。
勸翁新歲酒,唱我老人歌。
一世聲名重,四方書問多。
章泉一泓水,思與海同波。
薄俗紛紛不再淳,吁嗟公子獨振振。
從知為善身心樂,不憚分財手足親。
韋布幾人勤禮遇,杯盤一笑見天真。
蒼蒼誰謂渾無信,千里名駒已絕塵。
橫浦堂前舉一巵,古榕陰下坐多時。
連朝好雨千山潤,昨夜新秋一葉知。
梅嶺鄉來逢行者,蘭亭今日又羲之。
家聲不墜風流在,如見初寮說好詩。
三載毗陵舊長官,棠陰猶鎖暮煙寒。
紅蓮幕下籌方運,細柳營中食已寬。
家近不妨同晝錦,才難正合整朝冠。
如何又作堂堂去,只有新詩付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