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燒筍之約未赴
久約燒林筍,何時會勝園。
未嘗清氣味,每厭俗盤飧。
漸痛煙犀老,方憐露錦繁。
如何玉川子,苦惜籜龍冤。
久約燒林筍,何時會勝園。
未嘗清氣味,每厭俗盤飧。
漸痛煙犀老,方憐露錦繁。
如何玉川子,苦惜籜龍冤。
許久之前就約定好一起去燒林里的筍,什么時候能在那勝園相聚呢。我還未曾品嘗過那清新的筍味,卻總是厭煩那些俗氣的飯菜。漸漸感慨煙犀般的筍老去,才開始憐惜那如露錦般繁盛的筍。為何像玉川子(盧仝)那樣,苦苦憐惜竹筍被吃的“冤屈”呢。
勝園:景色優美的園林。
盤飧:泛指菜肴。
煙犀:可能形容竹筍的形態或色澤像煙中的犀角。
露錦:形容竹筍鮮嫩、繁盛的樣子。
玉川子:唐代詩人盧仝的別號。
籜龍:指竹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友人有燒筍之約但未能赴約,可能當時詩人因某些事耽擱,在遺憾之余寫下此詩,表達對約定的記掛和對竹筍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燒筍之約展開,突出詩人對筍味的喜愛和對約定的重視。其特點是借物抒情,以竹筍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生活中雅事的關注。
晤語風神,染涉苔痕。擦肩時、尚有馀溫。誰低喚我?未轉前身。已落如灰,夜如紙,夢如唇。渫雨彌淪,委蛻成茵。世間皆、薄錄天真。他生姓字,悲喜重瞋。在紅櫻桃、紫雛菊、白頭人。
八十瞎兼攣,形骸槁木然。不煩大司命,更算小行年。輅死向千年,占書世失傳。安知無肘后,留在遠孫邊。
山雀方嚶嚶,青李已落落。鄉鄰不鎖門,看家是芍藥。
碎葉方輿考獨精,謫仙降誕史分明。名城早拂唐旌旆,小丑雌黃枉肆情。
合眼波吹枕,開篷月入船。奇哉一江水,寫此二更天。剩欲酣清賞,翻愁敗醉眠。今宵懷昨夕,雨臥萬峰前。
白沙青石小溪清,魚入疏罾艇子輕。謾說南荒風景異,此時真似剡中行。
公馀仰見白云飛,身外浮榮頓覺微。世路風波隨處險,天涯萍梗幾時歸。乾坤舉眼成何事,歲月無情易落暉。況復元規塵滿面,西風無地拂征衣。
圣主求賢禮數崇,策名高步冠南宮。乘槎析木天津上,奏賦甘泉鹵簿中。染翰墨凝仙掌露,護衣香散御爐風。只今帝業熙千載,正待儒臣黼黻功。
昔聞楊柳青,今見楊柳黃。三秋既迫暮,五更仍飛蝗。黃葉辭舊枝,青眼存生意。稍待陽春回,又看柔荑翠。枯榮互乘除,氣運常相參。在物尚如此,在人何以堪?喬林蔽日高,古樹停云密。為作短歌行,聊備樂府什。
修竹千竿五畝宮,幽居活計興無窮。清詞麗句梅詩老,白發蒼顏歐醉翁。灑墨疾書千首敏,浮白痛飲百樽空。醉吟聞有香山老,倒用顛拈意暗同。
籌峰煙磬里,君去獨垂帷。散帖林中晚,懸燈雨外微。書聲連澗水,人影落苔衣。不獨伸蒙子,辛勤似者稀。
發禿憐毛穎,才供米帛謀。才疏無可用,身老更何求。燕語催春事,花飛惱客愁。行藏猶首鼠,歸夢繞滄洲。
遺碣知何代,離離碧蘚迷。夕陽牛礪角,秋雨蚓蟠泥。牧豎群敲火,行人半認題。空遺千古恨,愁絕峴山西。
輕羅扇試新詞好,玉臂雙□彩縷長。清簟晝閑人斗草,午風微裊篆爐香。
浮世紛紛總未真,古今誰者是閒人。黃扉紫閣辭三事,白石清泉作四鄰。得失往時俱屬夢,是非從此不關身。致君堯舜皋夔在,且許巢由作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