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閑居即事寄己師
年過不惑鬢成絲,偶到林間便卜居。
學道未忘山水癖,愛閑終與利名疏。
夜涼顧閣來明月,風靜平湖瀁碧虛。
回首權豪絕相識,野云孤鶴自相于。
年過不惑鬢成絲,偶到林間便卜居。
學道未忘山水癖,愛閑終與利名疏。
夜涼顧閣來明月,風靜平湖瀁碧虛。
回首權豪絕相識,野云孤鶴自相于。
年過四十鬢發已斑白如絲,偶然來到林間便決定在此居住。學道也沒忘記對山水的喜愛,喜愛閑適終究與名利疏遠。夜晚清涼,樓閣迎來明月,風平浪靜,平湖波光粼粼。回首那些權貴豪富,早已斷絕往來,只與野云孤鶴相伴。
不惑:指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卜居:選擇居處。
瀁(yàng):水波蕩漾。碧虛:指綠水。
相于:相交往。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年過四十,可能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對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于是來到林間隱居,這首詩便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表達其追求閑適、遠離世俗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名利的淡泊。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遠離塵世的思想。
蕭寺姑分一日光,人生同調穩相當。空齋夜語規前哲,帶酒論文恐老狂。三獻三休真琬琰,一前一卻笑螳螂。君家江左才名舊,會向長涂一振驤。婦未生兒先制名,人生適意但隨情。有無何預它人事,輪奐當期異日成。收拾功名須義勇,較量得失是心兵。鄙文不用量輕重,久已無心羨世榮。
愁雨留花花已闌,作晴猶喜兩朝寒。山城春事無多子,可緩黃園探牡丹。
寥寥湖上亭,不見野王居。平林豈舊物,歲晚空扶疏。自古圣賢人,邑國皆丘墟。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馀。
女伴相逢語上方,紫羅蘭是夜來涼。一番燭燼春魂謐,無數峰青水氣香。籠里怕饒靈鳥舌,琴中暗轉紫螺腸。蓬萊莫恃花長好,不見仙翁鬢已霜。
嵩州官舍留三日,日日亂山云吐吞。聞雞夜看北斗柄,借馬曉出東城門。廣文無氈坐賓客,將軍有書傳子孫。我懷先世此鄉里,愿聚族人居陸渾。
昨游居士澗,春入羽人丘。面面山相引,年年水自流。乾坤雙蠟屐,江海一漁舟。知我能來否?啼鶯去復留。
歸人征路晚,云里問僧家。獨樹臨秋水,孤城上暮鴉。山池芳草沒,疏磬夕陽斜。獨坐談經處,天風送落花。
抱珥江邊春水流,遠從東海過吾州。若為寄得雙魚去,直到玉灘溪上頭。
看春初駐。忽茫茫墜落絮。萬點飛紅如海,剩荒煙一縷。漫回顧。人間千古斜陽,渾怕照、徘徊寂寞,江河凄雨。我送春處,料春還送我去。春去萬人仰首,我去誰同住?崖橋路。江湖若是難行,須記取、天涯嗟望,有人待苦。
驛使梅歸臘正寒,尺書長跽慰加餐。交游小友慚稱孔,國子先生信是韓。豐鎬地開周社稷,橋門人領漢衣冠。相思輒復憑雙鯉,六代陵園望氣看。
江上休為郡,淮邊入戰場。徑來悲棹短,避去恐謀□。夾道松行直,臨池蘚甃方。蕭然忘執熱,宴坐有清涼。
長夜漫漫雪一篷,有衾如鐵臥如弓。窖中猶擁胡姬暖,未信當年屬國窮。曾憶黃河守凍船,魚肥肉美酒如泉。半生辛苦成何事,衰病饑寒雪里眠。
初旭濕霜痕,溪流緩復奔。路因頻到熟,心待舊交論。山勢隨村曲,窯煙接海昏。知君多善教,所至俗還敦。
真樂何從生,覺者不復言。或疑詩語工,或云飲者賢。或書役心情,或琴以自宣。真樂生于心,乃在至和間。行如云在天,止如水在淵。靜者識其端,此心當乾乾。
旅舍清淇側,經過有底忙。樹圍春堡急,沙漲午風黃。萬事看云哭,三年躍馬長。敝車生耳地,僮仆笑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