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為刺史二首
三年為刺史,無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題詩十余首。慚非甘棠詠,豈有思人不。
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三年為刺史,無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題詩十余首。慚非甘棠詠,豈有思人不。
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做了三年刺史,沒什么政績被百姓稱贊。只是在城郡中,題了十幾首詩。慚愧自己沒有像《甘棠》詩中贊頌的召公那樣的政績,哪里會有人思念我呢。做了三年刺史,生活清苦。只從天竺山拿了兩片石頭。這石頭抵得上千金,恐怕會有損我的清白。
飲冰復食檗:形容生活清苦。冰,寒;檗,即黃檗,味苦。
甘棠詠:《詩經·召南·甘棠》,詩中贊頌召公在甘棠樹下聽訟斷案,后人思其德而不忍伐其樹。
抵:值。
無乃:恐怕。
此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期滿離任時所作。當時官場腐敗成風,而白居易為官清廉,他在詩中對自己的為官生涯進行反思和總結。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的清廉自守和對自身政績的反思。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自我反省深刻。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白居易詩歌關注自身、反映現實、表達真情的創作風格。
江東嶺表忽同來,千里風塵旅色開。雪里聞雞懷遠道,月中騎馬步荒苔。悲歌共有燕門思,作賦真憐建業才。圣世相看豈無意,黃金遲爾上昭臺。
恩詔明年開慶榜,歡聲連日動春雷。豈無握瑾懷瑜士,誰是鉤河摘洛才。我亦幾回磨鐵硯,即今千里上金臺。自知凡馬非奇骨,尚想皋夔起草萊。
一般蟲韻攪誰酸,灰死壚欹共懶殘。饒盡人間惆悵事,小螢沖月掠叢寒。絆云偷影玉兒神,楚楚宮釵月到門。祗恨抱香同一死,幾多風焰喝嬌魂。擘將心事懇來生,首尾傷心湊不成。點點明河寒似水,教人著眼怕分明。織病繰愁未解歡,秋肌不檢五更寒。是誰消得無明淚,墮粉零脂濕牡丹。
四月農家雨,新晴冷似秋。炊煙籠屋潤,田水破塍流。老父攜孫子,牽耕教小牛。
少也矜華整,俄而掃艷秾。吾常才道韞,汝竟妻南容。薄味寧蔬素,流芳欠管彤。伯兄與邱嫂,凈土必相逢。
三陟贊樞鈞,殲良昧上旻。幾傳分相史,終未立家臣。衛武徒虛語,巫咸不可詢。空馀山甫德,流詠在烝民。
東舍茶渾酒味新,西城紅艷杏園春。衣冠會集今為盛,里社追隨分更親。分手共傷千里別,低眉常愧六年貧。他時細數平原客,看到還鄉第幾人?
精通三教越禪機,語默同風和者希。匝地周天居士眼,元來只在一毫釐。
題詠名流廿二家,西堂之后匠門誇。卷中始獲窺全豹,更勝珍籠壁上紗。
東風吹雨惱游人,滿路新泥換細塵。花睡柳眠春自懶,誰知我更懶于春。
床前一尺二尺泉,床后三枝五枝樹。眠閑圖似在家山,夢魂不使東南去。
長安已恨庭幃遠,又去長安大路西。八月石田初秀麥,數家茅屋不聞雞。山深易晚云生頂,路僻多秋草至臍。何日掛冠歸去好,太行山下一枝棲。
十載相依情性同,一朝死別恨蒼穹。前塵似夢難追憶,白日西飛水向東。
三年仍不第,傀儡笑登場。愧我無真學,多君有熱腸。奇文占吉兆,佳句挹濃香。無計為酬應,時來就菊觴。
白板扉無黛堊妝,碧瑯玕漸出垣墻。卷藏汗簡編摩手,剩與離騷譜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