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周歸江陵
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
出處對揚多稱職,始終操履眾推賢。
鑒湖賀老非陳跡,荊渚朱公合比肩。
此去優游益吟詠,枝江集外別成編。
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
出處對揚多稱職,始終操履眾推賢。
鑒湖賀老非陳跡,荊渚朱公合比肩。
此去優游益吟詠,枝江集外別成編。
早早修養天賜的品德以獲得人間的爵位,剛接近老年就辭官引退。出仕和隱退時應對稱旨,十分稱職,自始至終操行都被眾人推崇為賢良。鑒湖的賀知章已成為過往,但你與荊州的朱公可相提并論。此次離去悠閑自在更能吟詩,除了《枝江集》外還能再編成新詩集。
天爵:指高尚的道德修養。人爵:指人間的爵位。
耆年:老年,六十歲以上。引年:辭官告老。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對揚:古代臣下回答皇帝的問題。
操履:操行。
鑒湖賀老:指賀知章,他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又號“鑒湖居士”,辭官歸鄉。
荊渚朱公: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荊州一帶一位賢能之人。
優游:悠閑自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推測是友人王周接近老年辭官歸江陵時,詩人為其送行所作,表達對友人的贊美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王周品德才能兼備且適時引退,對其未來生活充滿期待。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送別詩中以對友人品德的贊美和生活的祝福為特色。
前溪之外是前川,傍柳尋花我宿緣。天與不忘公德處,昏期通變有曾孫。
六池光瀲滟,寒動郡城樓。分野非東粵,炎荒亦早秋。伏波瞻漢廟,棄地恨交州。一夕廉山宿,凄涼欲白頭。
瀧州幾番清秋。許多愁。嘆我等閑白了、少年頭。人間事。如何是。去來休。自是不歸歸去、有誰留。
石牙初豁轉成含,近頂如臍著一庵。谷口進來三萬丈,數株松柏似江南。
繡幢紺節映洪濤,鐃吹歌成壯巨鰲。天上文昌兼將相,人間武庫壓蕭曹。客緣謝傅雄襟起,帝謂汾陽劍氣豪。望去朔方憑鎖鑰,春風萬里擁旌旄。
故園樵采與君同,執戟那知侍漢宮。十道朱衣馳使者,五陵華發值秋風。鼎湖豈謂龍游遠,柏府猶傳馬步工。試問旋車在何日,欲乘仙鯉訪壺公。
十舍辛勤觸熱來,琴書曾未拂塵埃。秋風何事催歸興,步出閩山黃葉堆。十年寂寞抱遺經,圣路悠悠不計程。誤子南來卻空去,但將迂闊話平生。
月出波光涌,秋深露氣寒。觀濤心欲壯,擊楫道偏難。燈火漁家集,帆檣估客歡。江南多澤國,此地卻同看。
人而無恒。不可以為卜筮。
遲令扃竹戶,燈火未禪棲。遙見客投寺,猶疑漁出溪。別因日已久,語盡日應西。怪爾歸偏促,行舟欲曙雞。
別來風雨夢初醒,兩對山中春草庭。江漢無情衰可墨,春秋有法簡能青。筆將點易勞君送,琴欲賡歌起我聽。聞道儒臺虛席在,何時尊酒海天亭。
野花凝粉鈿,瓊姬醉時面。夕露柳絲長,瓊姬晚黛妝。行人墳上莫回首,一顧春風一斷腸。
七斤破衲五條衣,結束閒身上翠微。滿地風塵成老丑,一天雨雪獨來歸。江山未辨誰賓主,今昨何曾有是非。從此孤僧似孤鶴,出門長與白云飛。
東望錢塘去路賒,鄞山鄞水隔天涯。非關雪夜空回棹,其奈炎蒸苦憶家。短髻烏蠻簪茉莉,輕衫白褲繡桃花。采蓮亦有江南女,何用扁舟渡若耶。
幾日江樓聽杜鵑。故枝憔悴似韶年。未須零落始凄然。百護千回存幻想,三花兩萼亦春天。自然供淚有愁泉。